孫盛源與當初支撐家族作為定海神針的孫昌豐又有一些不同,之所以能夠順利晉升筑基七層,一方面是來自于家族的需求與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得益于大批量資源的投入。
這兩種情況無疑都并非是出自于自身之需求,乃是一種對于本身所剩并不算多的潛力的一種透支。
當初為了順利晉升筑基七層,孫盛源幾乎是將自身之道途活生生毀去一半,這份代價不可謂不慘重。
以他目前的情況來說,在整個家族的全力支持之下,也不過是勉強保持在一位正常筑基七層修士的水平與戰斗力之上。
第二輪戰斗如期開展,在經過第一輪的淘汰之后,每一位留下來的修士都可以稱之為同階之中的佼佼者,這也意味著每一場戰斗之中所面臨的風險也是更勝一籌的。
參加筑基初期階段比斗的修士只剩下一百五十位,筑基中期修士百位左右,筑基后期修士僅剩七十四位。
若是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之下,一日的時間即可結束百族試煉大會第二輪的比斗。
“進入第三輪之后,每取勝一輪,根據各自修為的不同,四大宗門還會有一份不菲的獎品賞賜下來”抽簽完畢,第一輪戰斗已經開始,孫明增卻是已經開始轉移話題,其中一份難以掩飾的貪婪是顯而易見的。
“以大哥筑基三層之修為自然有可能沖入第三輪,對于我而言能夠順利晉升第二輪已然并無十足的把握”孫明生對于自身的戰斗有明確的認知。
隨著第二輪戰斗的陸續開展,對于進入第二輪戰斗之修士實力同樣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
每一個修為層次之中實力最低的存在基本上已經淘汰的七七八八,例如筑基一層、筑基四層、筑基七層之修士。
所剩不多的部分修士能夠在第一輪戰斗之中脫穎而出,也是各有一些相互之間特色存在,都并非是易于之輩。
“明生,萬萬不可妄自菲薄,家族之情況你我皆知,每一個積分都是極為重要的,你的實力為兄是一清二楚的,尋常筑基四五層修士并非沒有一戰之力”孫明增意味深長的說著,對于孫明生反倒是有充足的信心。
“為了家族自然是奮戰到底”對于這個觀點或者信念,孫明生自然也是認可的。
家族的發展本就是在一代代修士前赴后繼的努力之下一點點成長起來的,一蹴而就,在極為殘酷且現實的修真界顯然是不可能順利實現的。
縱然是一位出身散修的金丹期修士想要從無到有建立一個穩定傳承的家族也并非是一件易事。
也許依靠自身超強的實力,可以為家族的發展一定的便利,可各種資源的準備以及靈山靈脈的提升,無一不是一件需要投入足夠精力與資源的事情,且在此過程中并無任何投機取巧的可能。
一個健康的家族之中每一個修為層次的家庭成員都應當是呈現金字塔形狀的,不同修為的修士在家族的發展之中擁有不同的作用,并非任何一個全能的修士可完全代替的。
“大伯敗了”陷入沉思之中良久,孫明生的耳邊傳來一聲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