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景仁出生時一看就
有幾次在春和宮也無意碰見過他,一直是瘦弱病氣模樣,明熙帝都沒想到景仁能長到五六歲。
淑妃要是沒在他身上下點功夫,怕是不可能。
當初,景仁生下來時,他本來要送去皇子所養著,景仁生母難產去世,加上生母又是淑妃宮里的人,淑妃主動開口說留下景仁,她來教養,明熙帝自然沒有不允的。
在后宮,沒有生母庇佑,是很難好好活下來的。
明熙帝不是沒有經歷過后宮陰私手段的皇帝,宮里的奴才,陽奉陰違,表面一套背里一套的也不少。
他沒有精力來管一個看著有早夭之相的兒子,也不想付出太多精力。
忙起來說不定就把這個兒子給忘了。
淑妃不管是什么意思,只要應承了教養之責,她又慣是看重面子的,就算是顧忌他做給他看,她好歹也要做點面上功夫。
而他確實很少在意景仁這個兒子,在他看來,能活著就不錯了。
直到上次太子生辰宴,明熙帝才恍然,景仁已經長到五六歲了,在崇文館都入學兩年了。
不管如何,既然活下來了,那也該學著做出一個皇子該有的德行品貌。
明熙帝這次來也不全是為了小東西胡說八道的事,只是兩件事讓他不得不來提醒一下淑妃,對于小孩子的教養要多上點心,負點責任。
景仁不是她親子,明熙帝也沒想淑妃把他教養得跟標兒那樣優秀,好歹看得過去,以后出去不丟皇家臉面,不出眾也行,宗室養得起。
聽到明熙帝提起七皇子,淑妃心頭猛地跳了一下,面上跟著露出幾分驚訝幾分不安。
“可是臣妾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淑妃道“七皇子一向身子骨弱,臣妾也費了不少心思,可太醫也說了,這是胎里帶出來的毛病,要慢慢養,慢慢調,臣妾怕他傷著身子,平時有點不舒服都不敢讓他去讀書,都是等養好了病才去的。”
“臣妾,臣妾要有做得不對的地方,皇上您說,臣妾改。”
聽著淑妃情真意切的話,明熙帝也就信個三分,但他并不點破。
“這些你都做的不錯。”明熙帝手指骨再次輕輕扣響桌面,“但朕要的不是一個畏畏縮縮的皇子,對于小七,朕沒有太大的期望,但是他那樣子也不太不像話,你平時也要在這方面注意一下。”
淑妃眨眨眼睛,好像有點懵,但心里卻是松了口氣。
不等她說點什么,明熙帝繼續道“小七,以后說出去也是你教養出來的,代表的也是你的顏面,你看看現在那樣子,以后宗室,百官私下罵的是誰”
聞言,淑妃一窒,她向來愛面兒,想到那場面就覺得心口發堵。
但她又實在不爽不甘不愿。
那個賤婢生的兒子就該
明熙帝又略顯冷漠地說“哪怕是個庸才,你也別讓他丟了皇室臉面。”
淑妃先是一驚,下意識瞳孔微張地看向明熙帝,但很快,她眼神一轉,又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這話,明熙帝既是提醒也是警告。
即便那賤婢身份地位,可景仁依舊有皇室血脈,是皇子,而明熙帝話里意思也明白,他不在乎景仁有沒有才能,他不放在心上,但皇室臉面丟不起。
淑妃想明白,心頭的不甘稍微平復下去,“還是皇上想得周到,臣妾平日里就一心想著七皇子能安康,希望他能健健康康的,關心則亂,一時就疏漏了,還好皇上及時提醒臣妾,臣妾以后肯定會注意的。”
明熙帝看她是明白了,不由露出幾分滿意之色。
但在淑妃那口氣松下去時,就聽明熙帝語氣稍重地說“平日里言傳身教很重要,淑妃你教養兩個皇子,福寧那小東西也常往你這邊跑,有些話有些事,在孩子們面前要注意點分寸。”
淑妃眨眨眼睛。
這意思,聽著怎么好像在說她,平日里沒個好樣兒,所以沒起個好榜樣,她這個長輩德行不佳,所以七皇子才長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