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蘇顏客氣的招呼“鈕祜祿格格別客氣,請坐”
鈕祜祿氏道了謝,便坐在桌子的另一旁,細聲細氣的說“前些日聽到姐姐懷喜的消息,妹妹很是替貝勒爺和姐姐歡喜,原該早些過來恭賀的,只是沒有拿得出手的賀禮,便想著親手為小阿哥做兩身衣裳,雖不值當什么也是妹妹的心意,還望蘇姐姐莫要嫌棄”
這一番話說得很是妥帖,又是親手做的衣裳,蘇顏雖與鈕祜祿氏沒什么交情,可禮物還是得收下。
她視線落在了鈕祜祿氏帶來的衣裳身上,是兩身新生兒穿的棉袍,棉料柔軟透氣,衣裳的線頭都好好的收著,不會摩擦到小孩子的皮膚。
看得出來,鈕祜祿氏是真的用了心思的。
“鈕祜祿格格有心了,這兩件小衣裳針腳細密,做工精湛,一看就是女紅精湛的人能做得出來,鈕祜祿格格好手藝,我和靜儀的女工針黹就不怎么樣了。”
鈕祜祿氏謙虛了幾句,又是東拉西扯的聊了一些家常,一直坐到了下午才離去。
“她還是第一次都我的小院來,平時看著嬌嬌怯怯的,沒想到是這么能聊天的人。”她多次都暗示要歇著了,可鈕祜祿氏硬是坐了一上午,也是令人費解。
“這有什么不明白的,鈕祜祿氏在福晉那里碰壁了唄。”耿氏漫不經心的說道,不知道為何,對于鈕祜祿氏她很難生出好感,“她初進府時還與烏雅氏親近些,可能是發現烏雅氏不得貝勒爺器重,又去福晉的正院獻殷勤。”
她們請安的日子都是固定的,初一十五加上其他的節日,其他的時間如非是有事,不然不會打擾福晉,鈕祜祿氏就不一樣,風雨無阻的往福晉的正院跑。
“之前她去正院,十次里頭約莫有一兩次能見到福晉,我猜福晉多半是看在鈕祜祿氏這個姓氏上”
鈕祜祿氏雖然年紀最小,但是在后院一眾女人當中,除了福晉,鈕祜祿氏的家世是最好的,也是個滿的大姓。
耿氏繼續分析“現在福晉除了請安之外,沒事也懶理會咱們這些格格,鈕祜祿氏去正院討好福晉這么長時間也沒個結果,現在就更難了。今日來此,想怕是有別的打算。”
鈕祜祿氏的想法蘇顏其實也能猜到幾分,“彤云,將鈕祜祿格格送來的東西收好。”這小衣裳做得雖好,可也只是壓箱底。
另一邊,鈕祜祿氏一肚子心事的回了霜英院,還沒進去就看到了倚在水華院門口的烏雅氏。
她們的院子相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烏雅氏了如指掌,這讓她很惱。
偏烏雅氏臉上還掛著諷刺的笑容,“喲,咱們的大忙人鈕祜祿氏格格回來了今日是去了福晉的正院還是側福晉的寒梅院又或是是蘇庶福晉的碧虛院”
哼,一開始她還以為鈕祜祿氏是個老實的,膳房的小太監看人下菜碟時,還是她去幫出的頭。可是后來不知怎么的,鈕祜祿氏就疏遠了她,一門心思的去福晉的正院討巧賣乖。
可惜啊,也沒能賣出個好結果來,嘖嘖
鈕祜祿氏仿佛沒聽出到她的語言里的諷刺,細聲細氣的回“烏雅姐姐客氣,之前蘇庶福晉傳來了喜信,各位姐姐都去賀喜,只是妹妹因著準備賀禮落后了諸位姐姐幾日,幸好庶福晉不曾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