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特性,在溫如瑾的身上都可以看得到,她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出錯。
更何況,所謂的石錘只有學校的處分,而沒有真正的證據也沒有國家官方的證明。對于這件事情,小湉更愿意相信這是權力插手之后所產生的的結果,即這次事件的關鍵人員之一是向家的孩子。
收到了溫如瑾傳送過來的達到足足3個g的視頻證據之后,小湉都被氣得差點昏過去,她從來就沒有想象過,這樣一個孩子竟然在短短一個學期里面,就遭受了如此多、如此殘忍的對待,但是那個所謂的貴族高中各方面卻沒有任何應對
小湉被氣得七竅生煙,也因此下定決心要插手此事,不讓向家人的強權繼續胡作非為,她必須保護好那個可憐的,被賊喊捉賊的孩子。
這一次,她就是代表組織過來,表示想要溫如瑾父母的聯系方式,有些事情他們希望可以和家長進行詳談。
溫如瑾沉默了一會兒,問“什么情況下,在我們國家,可以剝奪父母的撫養權”
小湉似乎被嚇到了,完全沒想到溫如瑾會突然提出這個問題,她驚愕之下沒有及時回答,而等她恍然反應過來的時候,溫如瑾已經掛斷了電話。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的規定,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強迫作過度勞動等方法,從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情節惡劣的行為構成虐待罪。對孩子的身體或者精神心理造成嚴重后果的話,就面臨受到刑事處罰的可能。
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剝奪其監護權。
但是實際上,要達到虐待罪的程度可不容易,而國內對于虐待孩子多為肢體行動上的,對于精神上的虐待,國內目前沒有明確的標準。
而且因為傳統文化的習慣,通常對于這種家務事,國家機構是不會嚴厲地處罰的。
溫如瑾給晴天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留了一個大難題,他的表現就是在說明一件事情他目前面臨的情況可能不僅僅是在校園里被霸凌,在網絡上被暴力,更嚴重的是他的原生家庭可能存在更多的問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他遭受長達一學期的校園暴力卻沒有家長出現的身影的原因。
當一個孩子在渴望父母與親情的年紀,說出了要“剝奪對方的撫養權”這樣的話,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了這個原生家庭可能存在極為嚴重的問題。
晴天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一時之間也沒有辦法拿定主意,那么必須緊急召開會議,對這件事情進行一次嚴謹深入的討論,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與這名學生保持聯系,最好可以進行更深層的交流。
在組織領導們齊集一堂的情況下,小湉忍不住有些控制不住地開口“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網絡暴力的問題,他明明一直都在被欺負,卻被說成了欺負別人,那里有這樣霸道的人,難道向家人就是可以一手遮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