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說出了自己的構想,只有保加利亞三個國是不夠的,因為北保加利亞以平原為主,奧斯曼的西帕希能夠發揮最大威力。要想獲得保障,瓦拉幾亞必須得推進到索菲亞,最好是到普羅夫迪夫,這座城市位于上色雷斯低地的馬里查河兩岸,是羅多彼山脈的門戶。
“那么,塞爾維亞呢”米爾恰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塞爾維亞帝國已經變成摩拉維亞塞爾維亞,首都在克魯舍瓦茨。在科索沃戰役后,這個國家已經變成奧斯曼的附庸。而要想對抗奧斯曼,那么這個地方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
“他們既然是奧斯曼的盟友,那就一起解決好了。不過還要防備住匈牙利。”
塞爾維亞曾經的首都貝爾格萊德在匈牙利的手中,有了這座城市,進可以攻擊巴爾干,退可以保護匈牙利。
如果瓦拉幾亞再吞并塞爾維亞,那么和匈牙利的邊境將再次增長。而與奧斯曼的邊境也會增加,實在是一個兩難選擇。
“既然這么大膽,那么就到塞薩洛尼基不是更好”
彼得沒想到米爾恰比他還大膽,如果打到塞薩洛尼基,那么奧斯曼從穆拉德一世開始的擴張就全部被瓦拉幾亞收下。那些異教徒不知道會不會答應。
“不管怎么樣,父親,我們必須要贏,奧斯曼可以輸十次,而我們一次都不能輸。”
這正是雙方的癥結,奧斯曼憑借體量可以輸十次,而瓦拉幾亞一次都不能輸。
這幾年瓦拉幾亞努力吸引移民,吞并摩爾多瓦,都是為了增大體量和奧斯曼周旋。
“其實,如果能夠一戰把奧斯曼打崩,那么巴爾干就是瓦拉幾亞的天下,但這種概率很低。停戰后,還要面對匈牙利和波蘭的壓力。”
彼得在雪地上用樹枝畫著巴爾干的情況,三座大山是橫在瓦拉幾亞面前的障礙。
“波蘭最近在忙著立陶宛的事情,匈牙利國王在經過失敗后也不會輕易出兵。我想目前應該是安全的,不過他們會逼迫我們繼續攻打奧斯曼,他們好獲得更多的利益。”
彼得的分析讓米爾恰贊嘆,同時他不得不承認,瓦拉幾亞沒有盟友。
“看來,只有靠我們自己了。”米爾恰做著最后總結。
父子享用了獵物后,望著天空。冬天的夜晚總是那么清晰,星星都能夠輕易看到。
“孩子,你知道嗎。幾十年前我們的先祖從匈牙利人手中奪得土地后,又開始直面那些異教徒的威脅,為此,先祖巴薩拉布不得不和匈牙利改善關系,還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匈牙利。”
“之后,幾十年,匈牙利人總是反復無常,保加利亞、塞爾維亞被奧斯曼打殘時就趁機出兵獲得一些利益,但奈何匈牙利的體量,所有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在米爾恰的口中,瓦拉幾亞幾十年的歷史娓娓道來。從成立到獨立,再到受奧斯曼和匈牙利壓迫,歷任大公不是沒有反抗,而且反抗沒用。
他的父親,瓦拉幾亞的統治者拉杜就與匈牙利王國發聲沖突。盡管有所勝利,但最終還是不得不低頭。
再往前走,到弗拉季斯拉夫統治時,瓦拉幾亞曾一度控制過維丁,還是匈牙利搶奪過去。可以說匈牙利和瓦拉幾亞是深仇都不為過。
“父親,瓦拉幾亞一定會復仇的。”彼得在旁邊安慰。說是安慰,其實也是一個誓言,因為瓦拉幾亞在治理下有了很大的成長。
“嗯,我知道”米爾恰說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