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夠”巴耶濟德說道。
雖然對東歐的騎兵攻擊他可以化解,但面對西歐的重裝騎士,他只能向里填人才行。
“蘇丹,為了讓帝國專心對付西方,臣建議趕緊與瓦拉幾亞簽訂和約才是。”
阿里帕夏說出了巴耶濟德最不想的方法,和瓦拉幾亞議和。
議和,意味著要承認雙方的邊境。特別是奧斯曼,要喪失布爾加斯、索菲亞這兩個重要城市;同時還有保加利亞這個附庸。
奧斯曼為什么會快速擴張,因為在穆拉德一世時奧斯曼在巴爾干有一堆附庸國,他們用著這些國家上交的貢金,大力吸引安納托利亞的突厥移民。這才造就了現在的奧斯曼。
可是事到如今,保加利亞沒了、城市丟了、最忠心的塞爾維亞又被打了個稀碎。幸虧安納托利亞沒有得到消息,不然
“蘇丹,我們只能這樣做。等到西方的軍隊一到,他們再和瓦拉幾亞夾擊,那才是真的絕望。”
大維齊爾說的沒錯,暫時議和不丟人。先祖不也是當了一陣子的附庸才換的今天的地位嗎。而且,如果瓦拉幾亞趁此機會南下埃迪爾內,那才是真的完了。
先穩住瓦拉幾亞,等解決了十字軍再解決他們。
分割線
至于那些十字軍,由威尼斯、熱那亞、那不勒斯等國組成軍隊通過海路開始進入愛琴海;法國、勃艮第等西歐十字軍則順著多瑙河在神羅境內移動并進入匈牙利;他們在路上還有一些狂熱的農民加入,但他們目標不是圣地,而是發財。
在天主教會的宣傳下,他們認為除了那些綠色的異教徒,還有那些在君堡蠱惑下的異端分子。而他們是去讓這些人“回心轉意”的。
底層士兵歡欣鼓舞,可西吉斯蒙德的臉色有些難看。因為他剛得到消息,米爾恰竟然拒絕了他的建議。
怎么,這是膨脹了,覺得自己是基督教世界的英雄了。哼,那是我沒下場,要是我下場了那就能將奧斯曼趕出巴爾干。
既然他們拒絕了,那就算了吧,別到時候求著我進去。
在西吉斯蒙德的勸說下,匈牙利再次集結了一支軍隊。并在布達等待其他十字軍,然后順著多瑙河前往貝爾格萊德。
現在的塞爾維亞已經亂了,大貴族們都在爭奪土地,其他附庸國也在奪取這里。誰讓拉扎列維奇是巴耶濟德的小舅子,他的私房錢肯定不少。
結果一看,好嘛都被米爾恰給拿走了。就只有土地能值點錢了,那還說什么,上吧。
原本平靜的塞爾維亞開始混亂,礦產的開采被中斷。好不容易平靜的生活又被戰爭所破滅,平民,是動蕩時最受傷的群體。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