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婚姻治理和人的對比
米爾恰在康斯坦察呆了一個星期,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科技和機構,這都是中央沒有的。
“彼得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米爾恰贊賞著彼得的成就,而他也記下來成為改革的藍圖。隨后乘坐船只前往雅西。瑪利亞夫人也在查看收集的各國適齡公主的資料。
“摩里亞的索菲亞公主,12歲,長的非常漂亮。”
瑪利亞夫人聽著這個資料,感覺這個對瓦拉幾亞和彼得幫不上什么忙。就讓說下一個。
“莫斯科大公有一個妹妹,今年10歲。”
“不行,太遠了。”
瑪利亞夫人否決了第二個,要說第三個。
“第三個是格魯吉亞的”
一連說了幾個,瑪利亞夫人都不滿意,不是太遠,就是實力太弱。
繼承人的婚姻不能馬虎,因為這代表著一個可能的盟友。而找了半天,都沒有合適的,難道只能從國內找了
米爾恰大公也在尋找合適的兒媳,當然摩里亞的索菲亞排在第一位,除此之外還有特拉布松的,年紀太大,比彼得大20多歲。
“大公,如果不考慮國內聯姻的話索菲亞公主恐怕就是唯一的選擇。”
“真的沒有其他選擇了”
“沒有了,除非大公愿意去西方尋找。”
聽到這里,米爾恰趕緊說。“不,我是不會讓他們進入我的家族里。寧愿要個異教徒,也不愿意要他們。”
很明顯,米爾恰是不會學羅馬帝國的那些人,找個西方人聯姻。這會玷污他們的信仰。
如同彼得的婚姻,瓦拉幾亞周圍也是沒有盟友。準確的說是沒有在危難之際打算幫助自己的國家,波蘭,不行;匈牙利,不行;奧斯曼,算了吧。
而幸運的是,大批信仰東正教的魯塞尼亞人、羅斯人、塞爾維亞人等來到了這里,彼得以三年免稅兩年半稅的優惠政策吸引了他們。米爾恰則更進一步,將五年的優惠延長到七年,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讓步了。這樣的優惠讓大量的人涌入摩爾多瓦,到和約簽訂的頭半年,就有超過兩萬人移民到摩爾多瓦。這些人將會成為瓦拉幾亞的統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