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彼得翻來翻去,發現東正教沒有武裝朝圣的特性,這就很尷尬了。加上東正教范圍很小,能召集的士兵就更少了。
彼得還去請教了索菲亞主教,主教表示可以幫助他召集人去收復失地,這其實就像十字軍東征了。不過彼得還是準備召開一次大公會議來確立。
教會會議就是普世教會或地方教會的代表聚在一起,共同商討教會事務,好能達成一致的決定。教會會議有許多種,如主教會議、宗主教會議,或地方會議等,其中代表整個普世教會的就稱為大公會議。
東西教會大分裂后,雙方的宗教都不承認對方召開的大公會議。而東正教上一次會議還是在幾十年前,所以,彼得打算在未來的一個時間召開。
保加利亞教會開始融入瓦拉幾亞教會,卡羅爾大主教已經被大公主持的宗教會議中成為牧首,君堡的大牧首也是無可奈何。
現在的巴爾干有三個牧首,一個塞爾維亞牧首,一個是君堡牧首,還有一個就是瓦拉幾亞牧首。三個牧首的控制區隨邊境而定,但毫無疑問,瓦拉幾亞教會是巴爾干最活躍的教會。
卡羅爾牧首直接給予米爾恰大公東正教守護者和基督教衛士的稱號,這拔高了米爾恰在東正教世界的威望。并且宣揚東正教徒應該團結起來,將異教徒趕出去。
分割線
在獲得巨大的勝利后,巴耶濟德和大臣在布爾薩商討接下來的行程。
“蘇丹,布蘭科維奇的貢金已經到了。”
“嗯”
這次塞爾維亞的貢金高達15萬金幣,布蘭科維奇為了讓奧斯曼支持自己,把所有盈余都拿出來了。他用這些錢,換來了奧斯曼的支持。
“大維齊爾,你說說接下來的計劃。”巴耶濟德轉向阿里帕夏,此時的蘇丹已經吸取教訓,開始聽取這位大維齊爾的建議。
“蘇丹,目前我們和瓦拉幾亞簽訂了協議,所以兩國暫時不會交戰,趁著這個時間,向南部和東部用兵,進攻匈牙利,再派人去波蘭等國家交好,這樣瓦拉幾亞就是孤家寡人,隨后蘇丹率領全國大軍,就算他們再有能力,也一定會失敗。”
巴耶濟德批準了這個方案,以前是他小看瓦拉幾亞了。面對優勢兵力他們竟然能以少勝多,在征伐安納托利亞期間,他仔細想了這幾個月來的情況,發現其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兵力分散,從而給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于是他決定,直接集中一處兵力,齊頭并進,讓對方無可乘之機。按照他的想法,先讓一個人帶領西帕希佯攻索菲亞、尼什,等將對方吸引后,他帶領主力直接向布爾加斯進攻,隨后進攻瓦爾納直到康斯坦察。隨后開始圍剿那些疲于奔命的瓦拉幾亞軍。逼迫大公投降。
這個計劃和上次相比好多了,都學會聲東擊西了。而且巴耶濟德打算將安納托利亞的附庸國也加上去,如果順利的話,五年后就可以拉出10萬的軍隊。這樣多的軍隊,看瓦拉幾亞拿什么跟他斗。
“各位,這份條約是我們的恥辱,是安拉的恥辱,我們要洗刷恥辱,要讓那些異教徒看看,真主的孩子不會被這一次失敗打倒。”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