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構建新秩序
“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
米爾恰一遍又一遍說著這座城市的名字,這座城市是所有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奧斯曼人竟然想要攻占這里。
其實想想,從幾百年前開始,波斯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等輪番上陣,都要拿下這座世界渴望之城。但他們都失敗了。
不過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會在1204年被那些從西方來的“兄弟”背刺,現在雖已光復,但不復當年的輝煌。
“那么,他們接下來會攻打這里”
“嗯,安納托利亞和希臘已經打過,并且和我國有停戰協議,唯一的擴張方向就是君士坦丁堡。”
米爾恰開始出現了一個想法,趁著奧斯曼打君士坦丁堡的時候,他帶領瓦拉幾亞軍隊救場,那會被所有人認定是君堡的拯救者,到時候
“他們真的會這么做嗎”
“嗯,他們一定會的。”
對于兒子的肯定,米爾恰也不說什么,只是一個叫野心的東西開始瘋狂生長,一個讓家族成為眾人敬仰的想法已經扎根。
除去這個話題,彼得又問了米爾恰一個問題。“父親知道我們究竟統治著什么嗎”
米爾恰稍加思考后答道“如果未來封疆萬里,那統治就不可能輻射到國土的每一個角落,每位貴族或統帥或地方總督代為管理這些疆土,我們統治著他們,他們替我們管理更下層的臣民。”
這就是西方封建法理最基礎的思想,也統治著絕大部分國家的法律核心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父親,實際上,這些公民,才是統治者的根基。我曾聽過一句來自東方的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他們在賦稅,兵源,幫助傳輸貿易,幫助布施信仰。”
米爾恰對這個評論有些轉不過來,隨后他說道“這可真是聞所未聞,那些貴族恐怕會奮起反抗。”
“如果要判斷收益與風險的話其實很簡單。如果貴族哦不,軍閥們選擇掀起叛亂,那么我們就可以挑動人民來反抗軍閥。雖然代價比較慘重,但是未來我們的統治將會格外堅固。”
“變革嗎,那些人恐怕會阻攔。”
“由不得他們,父親,看看羅馬就知道了。當羅馬強盛之時,他們認為變革會帶來衰亡,而選擇了放棄。當羅馬因為異教徒的入侵和內部的戰亂不斷削弱的時候,他們認為變革會損耗本就不多的國力,同樣選擇逃避。而眼下,羅馬被差點兒逼到只剩下一城之地了,他們仍然對變革談之色變,認為變革會毀掉最后的根基。”
米爾恰沒想到彼得會說出這樣的話,雖然刺激,但也是有不少道理。他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消化。
瑪利亞夫人則沒有那么多的想法,她只想讓自己的兒子幸福生活下去。這幾天一直是噓寒問暖,生怕他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