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口,來自克里木的奴隸、羅斯的毛皮、從特拉布松中轉的波斯生絲等都來到了這里。他們要么直接經過市場交易,要么就進入當地的手工工場加工后進行貿易。也難怪商人會喜歡在這里定居。
拉雷什選擇的房屋距離市場不遠,他和房主商量好,每個月要付給對方20列伊,三年付清。
這可是不小的數目,但拉雷什表示完全沒問題。他還預付了半年的金額,接下來可以安心做生意了。
因為是搬家第一天,所以主要任務就是去康斯坦察轉轉。拉雷什也考察一下什么生意最好。
這里所有的街區街道都是由彼得命名的,整座城市以中間的米哈伊大道為中軸向兩邊延伸。市政廳前是一座大型廣場,用來宣布重大事件。
拉雷什所在區域叫卡米勒區,這個城區中擁有康斯坦察最大的交易市場。一些想要獲得一手消息的商人會在這里租房子,拉雷什也是如此。
市場被嚴格規劃出一條條筆直的大道,街道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店鋪倉庫和工坊。不少人在攤位前叫賣著商品,波西米亞的首飾、威尼斯的玻璃、北海地區的琥珀都有。
拉雷什來到一個攤位前,上面的紡織品讓他很好奇。手感和羊毛紡織品如同,但更柔軟。拉雷什開始詢問這個東西。
“這是什么”
“您真是有眼光,這是從加拉塔進口的棉布,吸水還舒適。”
“棉布”
“對,聽那些熱那亞人說,這是從阿拉貢和埃及進口的棉花為原料,然后紡織成布匹。”
“棉花”這信息量可太大了,他只知道羊毛紡織品和絲綢,這棉布可一點都不知道。
棉花對于歐洲人是一種異國事物。棉花生長在遙遠的地方,據說許多歐洲人想象棉花是植物和動物的混合一種“植物綿羊”。中世紀的歐洲還流傳故事說,小綿羊長在樹上,夜里彎腰喝水;此外,還有關于綿羊通過低莖長在地上的傳說。
棉花最初傳入歐洲,就像在西非一樣,是伊斯蘭教擴張的結果。到公元950年,伊斯蘭城市塞維利亞、科爾多瓦、格拉納達、巴塞羅那和西西里諸城有了棉紡織業;其中一部分紡織品出口到歐洲其他地區。
公元1000年后的幾百年里,伊比利亞的基督徒的“收復失地運動”使這一地區的棉花生產急劇萎縮;但幾百年來,在阿拉伯技術和文化的影響下,歐洲大部分地區都熟悉并開始欣賞棉紡織品。
到12世紀,歐洲的一小部分特別是意大利北部回歸到棉花生產的世界,從此留了下來。由于歐洲氣候總體不適宜棉花生長,而十字軍把歐洲的勢力延伸到阿拉伯世界,由此深入到棉花自然生長帶。歐洲最早的非伊斯蘭的棉花產業中心出現在意大利北部,在諸如米蘭、阿雷佐、博洛尼亞、威尼斯、維羅納等城市中。棉花產業從12世紀末開始迅猛成長,在這些城市的經濟中起到重要作用。
地中海的貿易網絡不僅為意大利棉花產業了相對方便的原棉來源,還使他們可以接觸到“東方”技術。意大利北部的企業主從伊斯蘭世界引進了技術,其中一些來自印度或者中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