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拿出一半,另外居民們應該也會出力。”德萊亞努想著辦法,同時決定向上面寫一封信,請求資金來源。他知道自己的領主不會拒絕。
“最近又有三百多人在這里定居,大人,圖爾恰的人口已經突破三千人了。”
手下報道著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而德萊亞努沒有想象中的喜悅。
“三千,連康斯坦察的一半都沒有,其他方面肯定也這樣。”
德萊亞努一直想要證明他的才華,雖然圖爾恰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還想做的更多。
圖爾恰在多瑙河三角洲附近,前身是羅馬帝國時期的要塞,因為這里漁業資源豐富,所以魚類市場發展起來。
之后,來自摩爾多瓦的商販也來到了這里。一些財力不足的商人會選擇在圖爾恰建設倉庫和住宿,并從這個交易碼頭上出口進口商品。圖爾恰就在這里征收交易稅和過路費,這是他們財政的一個來源。
第一大收入還是農耕,周圍開墾的土地雖然暫時免稅,但不想被征召而上交的資金也是非常多的。政府就用這些錢來雇傭別人建設,是一個雙贏。
多布羅加的稅收采取分賬模式,即地方和中央五五分成,由上面派的稅收人員負責統計后再進行分配。收上來的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農產品,這就需要稅吏極強的計算能力。當然這薪水也是不低。
此時的圖爾恰是多布羅加的第二大城鎮,但和第一康斯坦察比還是不行。
以人口計算,康斯坦察人口已經超過9000,圖爾恰只有3000人。以稅收計算,康斯坦察的稅收是圖爾恰的三倍;至于別的就更不能比了。而要超越康斯坦察就別想了,還是想想如何擴展吧。
分割線
多布羅加成為瓦拉幾亞最活躍的部分,大量的財富和文化從這里出現,整個瓦拉幾亞都被這里帶動。
除了財富,來自其他地方的思想也被帶到這里。以威尼斯和熱那亞為代表的所謂復興傳統的思想也被一些藝術分子帶到康斯坦察。
在整個地中海地區,東西方之間這類商品的貿易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是,在十字軍東征結束之后貿易量開始增加。從14世紀開始,威尼斯與熱那亞和佛羅倫薩等對手爭奪這一段始自紅海和印度洋、終于亞歷山大的商路的控制權。威尼斯和熱那亞在亞歷山大、大馬士革、阿勒頗甚至更遠的地方建立了貿易中心和領事館。歐洲主要出口大宗貨物,例如紡織品、木材、玻璃制品、肥皂、紙張、銅、鹽、金和銀,與此同時,它往往進口奢侈品和高價值商品。這些貨物種類繁多,從香料黑胡椒、肉豆蔻、丁香和肉桂、棉花、絲綢、緞子、天鵝絨和地毯,到鴉片、郁金香、檀香木、瓷器、馬匹、大黃和寶石,以及用于紡織品制造和繪畫的鮮艷染料,不一而足。
從威尼斯到倫敦,它們對于各個社會的文化與消費產生了漸進性的、但卻是深遠的影響。從飲食到繪畫,每個生活領域都為影響所及。正如國內經濟因外國貨的輸入而發生變化,藝術與文化也是如此。像貝利尼兄弟這樣的畫家,他們調色盤的內容,也因增添了青金石、朱砂和辰砂等顏料而變得大大豐富。這些顏料都是由威尼斯從東方進口的,它們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了特有的鮮亮藍染料和紅染料。貝利尼兄弟在描繪圣馬可的時候,以細膩的筆觸再現了絲綢、天鵝絨、麥斯林紗、棉布、貼磚、地毯甚至牲畜,這反映出他們已經意識到,與東方的這些交流正在改變這個世界的眼界、嗅覺和味覺,以及藝術家再現它們的能力。
威尼斯的許多特點是以直接仿效東方圖案和裝飾為基礎的。里亞爾托市場建筑物一字排開,與主干道平行,這與敘利亞的貿易之都阿勒頗的城市布局驚人地相似。總督官邸和公爵宮的窗戶、拱門和建筑物的裝飾性門面都是從開羅、阿卡和大不里士等城市的清真寺、集市和宮殿那里汲取的靈感;威尼斯商人與上述城市從事貿易達數百年之久。威尼斯是一座典型的文藝復興城市,不僅因為它是商業與審美奢華的結合,也因為它仰慕和仿效東方文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