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意大利的收獲
從熱那亞的港口和北意大利的交通可以看出這里是真的繁榮,也不知道為什么意大利幾百年都沒有統一,還是在近代才完成的。
至于羅馬,暫時就不去了,去那看什么,老頭子還是三重冠
而提起佛羅倫薩,想到的就是紅房子以及圣母百花大教堂。
百花大教堂于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發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斷。1367年由全民投票決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點上建造直徑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圓頂。但時至今日都沒有可靠的方案,那個穹頂還沒有建造,依然是光禿禿的。
“大人,我向您保證,您一定會愛上這里的。”
“我非常期待。”
這座城市不僅經濟繁榮,而且在這里爆發過歷史上第一次雇傭工人反對工場主的起義梳毛工起義。共和政治在這里蓬勃發展,各個家族相互制衡,遠遠沒有到一家獨大的地步。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現在也只是一個經營小銀行的家族。
既然如此,那這里的紡織工人應該會很樂意去東方吧。而且梳毛工人的工資最低,生活也最為困苦。他們要連續工作16個小時才行,這樣的條件很難不讓他們移民,只要自己的條件比他們的好。
繁榮的經濟不只是創造出大量的財富,也創造出大量的窮人,他們在城中給工廠和銀行家打工。自己所得非常少,而他們是非常容易被招募的。
很快就又是一輪撒錢的舉動,畢竟彼得也不會說服他們前往未知的東方,只能以錢幣開路了。但效果不太好,因為一些市民是偽裝的,他們得到錢財后就消費在酒館等地方,為佛羅倫薩的服務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等彼得發現后,已經有超過2000金幣被浪費,這個教訓不可謂不痛。他還是去君士坦丁堡招募吧,至少是些貨真價實的人才。
佛羅倫薩的情況他已經了解,和威尼斯等城邦都是共和體制,議會、辯論一個都不少。總之沒有新鮮事。他還是認為君主專制才是出路,現在的共和只能到頭了。
按照馬基雅維利的觀點,1,軍隊和法律是權力的基礎。
2,君主應當大權獨攬,注重實力,精通軍事。
3,君主不應受任何道德準則的束縛,只需考慮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慮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內懷奸詐,亦可效法狐貍與獅子,詭詐殘忍均可兼施。
4,君主可以和貴族為敵,但不能與人民為敵。
5,君主應當不圖虛名,注重實際。殘酷與仁慈、吝嗇與慷慨,都要從實際出發。明智之君寧蒙吝嗇之譏而不求慷慨之譽。
綜上所述,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才是順應潮流,英法是這樣,瓦拉幾亞也是這樣。只有威尼斯這樣的城邦才會反對。
將教會變成聽命于王權的組織;削弱大貴族權力;建立常備軍,加強王權的軍事力量,保障對內統治和對外的擴張。這都是城邦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