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瓦拉幾亞的威名太大,以至于以至于一些奧斯曼境內的東正教徒此起彼伏的暴動,薩洛尼卡等地抗議奧斯曼的高壓政策,士麥那等基督教據點也四處出擊,醫院騎士團甚至進行了一次進攻,可惜失敗了。
奧斯曼已經向東行軍,埃米爾們開始聯合抗擊,但閃電收拾不了瓦拉幾亞還收拾不了他們,除了卡拉曼有些難纏,奧斯曼已經攻占黑海沿岸的埃米爾國。恢復了一定的實力。
由于失去了阿德里安和斯科普里等重要城市,奧斯曼在巴爾干的領土隨時會遭受瓦拉幾亞的攻擊。所以奧斯曼在巴爾干以固守為主,堅守各個城堡中等待援軍抵達,這是目前損失最小的辦法。也是無奈之舉。
奧斯曼要在幾百公里的邊境線上防備瓦拉幾亞,但他不知道對方會從哪里攻擊。所以只能處處防備,但這樣的漏洞更大。為了不再次引起戰爭,巴耶濟德下了死命令,禁止任何人去挑釁劫掠瓦拉幾亞,不然斬首示眾。
有了蘇丹的命令,一些封臣就沒有心思了。生怕蘇丹會把他們砍了,不過巴爾干的西帕希此時在安納托利亞,也沒有時間去打瓦拉幾亞。他們的君主現在想的都是如何擴張以及的土地和國力,怎么才能補回來。
幾乎整個巴爾干小國都向瓦拉幾亞朝貢,摩里亞也派人送去了禮物。唯一沒有朝貢的也就是波斯尼亞王國了,因為他投靠了匈牙利。
依靠這些貢金,瓦拉幾亞得以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軍隊建設和國家治理上。并以邊境為基地,不斷的推廣東正教。所以在大公的頭銜中,還有一個是東正教的守護者。
對于外交政策,瓦拉幾亞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對匈牙利、波蘭等大的國家奉行友好策略,對巴爾干的小國采取攻伐的策略。澤塔領地和拉古薩共和國投靠了瓦拉幾亞,其中澤塔以直轄的方式并入。
澤塔是塞爾維亞帝國崩潰后黑山人建立的一個地方,原本和塞爾維亞結盟,但見塞爾維亞不行后向瓦拉幾亞表示臣服,并以17000杜卡特的價格將土地賣給瓦拉幾亞。這樣瓦拉幾亞就多了一處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
拉古薩共和國則在之前同塞爾維亞、波斯尼亞等新進勢力合作,將自己變為對方追求航運發展的不二人選。瓦拉幾亞崛起后,拉古薩又和他們進行合作,由于威尼斯共和國的領地已幾乎覆蓋了整片區域,甚至向東延伸至克里特島和愛琴海。拉古薩成為了成為了突破口,為中歐或巴爾干的內陸強權充當海運樞紐。這個小小共和國的直轄地盤,也得以在海陸兩頭都有所伸展。
拉古薩主動向瓦拉幾亞上貢,也是為了能夠打敗威尼斯,獲得更多的貿易。兩國是競爭對手,自然要爭奪客戶。瓦拉幾亞就是拉古薩的客戶。
米爾恰批準了與拉古薩的貿易條款和外交條約,這樣瓦拉幾亞就能繞過威尼斯,用更低的成本獲得西方的商品,而拉古薩也可以直接獲得瓦拉幾亞的特產去銷售,是雙贏。這比威尼斯好多了,圣馬可的旗幟第一次沒有在新的國家隨意飄揚。
不斷增加的土地也是瓦拉幾亞國力的體現,從原本的偏安一隅到現在的巴爾干大國,瓦拉幾亞實現了蛻變。就像匈牙利的拉約什大帝那樣,瓦拉幾亞也讓周圍的國家臣服,統治的疆域從亞得里亞海到黑海,真正實現了從一片海到另一片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