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工匠定居在這里。他們帶來了西歐最先進的工業技術,提升了瓦拉幾亞的手工業,紡織和采礦是發展最快的兩個產業。
除此之外,釀酒、養殖等產業速度也不小。特別是葡萄酒,甚至出口到了西歐,一些地方甚至把勃艮第葡萄酒給打了下去,這讓勃艮第公爵下令禁止進口任何瓦拉幾亞葡萄酒,盡管他也覺得不錯。
東歐的條件比西歐好,但容易受到游牧民族的進攻,這也是為什么東歐一直落后于西歐,因為他們給英法當盾牌呢。
分割線
而在匈牙利,將近五個月的內戰終于要結束了。特蘭西瓦尼亞軍隊跨過蒂薩河攻克了德布勒森,西吉斯蒙德見狀,只能與瑪麗和談。
雙方代表在德布勒森簽訂協議,承認特蘭西瓦尼亞公國,兩國以德布勒森和蒂薩河為界,作為交換,瑪麗承認西吉斯蒙德的匈牙利國王,但如果他沒有男性繼承人,那么王位就必須歸瑪麗。
匈牙利內戰結束,但這場五個月的戰爭徹底改變了匈牙利。原本的大匈牙利已經不可挽回,東正教成功將勢力范圍擴張到喀爾巴阡山西面,并且對匈牙利的經濟體系造成很大的影響。
當然,西吉斯蒙德保住了自己的王位。他只需要有一位男性繼承人就可以斷絕瑪麗繼承王位的危險了,于是他趕緊從神羅國內挑選,最終選擇一位名叫芭芭拉的貴族之女,并擇日成婚。
對瑪麗來說,這是她第一次大權獨攬。她終于可以不用見西吉斯蒙德的臉了,為了準備下次的戰爭,她必須抓緊時間治理,并且要和瓦拉幾亞打好關系。
至于貝爾格萊德,瑪麗只是表面上統治,實際上是瓦拉幾亞的飛地。這里的守軍和官員都是瓦拉幾亞派遣,并還移民了不少瓦拉幾亞人。塞爾維亞人占多數的局面被取代,這里正逐漸成為瓦拉幾亞的城市。
按照約定,瑪麗將布索拉夫等三座城市交給商會,商會將其交給了彼得。由于大量天主教徒搬走,彼得就對這些城市設立了三年的免稅法令。并且將當地的天主教堂改建為東正教堂,一定要最大程度消除天主教的影響力。
特蘭西瓦尼亞也歸瓦拉幾亞牧首管轄,主教駐地設在克盧日,瓦拉幾亞語也開始推廣。特蘭西瓦尼亞表面是個獨立國家,實際上已經是瓦拉幾亞的附庸。
瓦拉幾亞在南部和西部的布局都已經成功,整個巴爾干已經是他一家的地方了。只要再等待幾年,就可以出兵奪走奧斯曼在巴爾干所有的土地,到時候又是一個阿萊克修斯的領土。只要再努努力,巴西爾二世的領土也不是不可能。
米爾恰派人祝賀瑪麗取得勝利,并邀請她未來前往布庫爾耶什蒂參加彼得的婚禮和成人禮。瑪麗也答應下來,要不是彼得,自己恐怕已經死了。這個恩情,她是一定要報的。
在瓦拉幾亞與特蘭西瓦尼亞的同盟條約中,特蘭西瓦尼亞會無條件支持瓦拉幾亞的任何軍事行動,瓦拉幾亞也會保證對方的安全,并且支持她在全匈牙利的宣稱。兩國相互支持,為后來的一系列事件打下了基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