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打退了奧斯曼,收復了不少土地,但這些地方早晚也會回來的,只是現在兩國需要共同面對,不知道閣下愿不愿意”
如此直白的話差點讓狄奧多爾滑倒,他怎么也沒想到瓦拉幾亞要的不僅是結盟,還有一些別的東西。
“想想吧,我們已經統治幾乎整個巴爾干,不僅是這里,安納托利亞、敘利亞、耶路撒冷、西西里、埃及,這些總有一天都會回來,你難道要放棄這樣的機會,去將好不容易得到的土地交給君士坦丁堡的那些不出力的貴族嗎”
“他們享受我們的成果,卻不肯付出一點財富,這樣的貴族,不要也罷。”
米爾恰惡狠狠的說著,狄奧多爾甚至都冒出冷汗,他非常清楚這位親家和他女婿的手段,這幾年砍的貴族至少三位數。而君士坦丁堡里的貴族,貪婪、愚昧、無知,只知自己的財產,將使命拋在腦后,皇帝還不能解決他們,因為他就是靠著這些貴族上來的,哪有殺自己基本盤的道理。
說實話,他已經對改朝換代無感了,在羅馬帝國這艘搖搖欲墜的大船中,沒有人想著如何修補,而是想著如何保全自己的財產。當奧斯曼帝國向東羅馬的臣僚宣布尊重他們的私產權利時,他們全都相信,于是就歸順征服者了。
在東羅馬帝國內部,宮廷斗爭不絕,地方勢力離心離德,貴族豪門腐敗淫樂,社會上層又明顯地分裂為親羅馬教皇派或親西歐派、親奧斯曼帝國派和既反對西歐和羅馬教皇又反對奧斯曼帝國的東正教派,勾心斗角,互不相容,以至于有人認為東羅馬帝國不亡是天理難容。
既然如此,那么為什么不找一個可以帶給羅馬興盛希望的統治者呢,就如同幾百年前的阿萊克修斯一樣,將羅馬帝國從危險的邊緣拉出來。而瓦拉幾亞也需要羅馬帝國的身份為自己提升威望和獲得國際地位。盡管他們曾經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但距今已千年,所以米爾恰就需要像查理大帝那樣的身份提升。最好的就是羅馬帝國。
“我不知道這會造成什么后果,但我知道巴西琉斯不會接受您的提議。”
“也沒指望他們接受,畢竟他們的選擇已經不多了,除非他們愿意冒著被絕罰的風險去羅馬和巴黎。”
狄奧多爾是沒有一點意見,也不敢有意見,要不是他的女兒今天他恐怕就交代這里了。就算要抵抗,摩里亞的體量也不是瓦拉幾亞能比的。所以,他只有答應一條路。
不過這種要逼宮的計謀人家也是給了足夠的好處的,比如統一的關稅,20萬銀列伊的費用,更加緊密的合作等。反正自己沒兒子,也不用擔心繼承問題。
瓦拉幾亞的米爾恰大公和摩里亞專制公狄奧多爾在布庫爾耶什蒂簽署條約,除了上述條件外,摩里亞還將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出租給瓦拉幾亞,瓦拉幾亞出兵時摩里亞要士兵作戰,或者是一部分錢財。
兩國的突然走近讓威尼斯大為緊張,威尼斯在當地的總督派人打探消息,結果什么都沒有,就是這樣的條約,而且一些威尼斯家族在瓦拉幾亞賺得不少,他們可不想見到這樣的報告,就想辦法壓了下去。
越來越多的貿易都是由瓦拉幾亞商人和希臘商人運作,威尼斯只能參與運輸服務。結果就這運輸服務也正在被瓦拉幾亞搶走,威尼斯總督安托尼奧已經開始想著如何反制了。刨去最后的戰爭手段,就只有貿易禁運了,但就是這個,最近也遇到了問題。
因為匈牙利的假幣事件,一些威尼斯商人也損失慘重,他們向銀行提取錢款,結果銀行也有些受不住,小銀行直接破產,小半個威尼斯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即使如此,他們也沒有削減海軍費用,只是準備陸地上擴張來轉移視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