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錯綜復雜的愛琴海局勢
沒過幾天,不少商人都來到基齊庫斯。他們都對明礬礦勢在必得。
為了獲得更高利益,彼得采取拍賣的形式,將未來幾年明礬礦的產出打包拍賣。價高者得。
威尼斯、熱那亞、漢薩同盟等地方的商人團體使出渾身解數,爭取將這份大單拿到手。
等到了拍賣的時候,商人舉牌舉的一個比一個高。原本的5萬弗洛林已經漲到了16萬弗洛林,熱那亞一咬牙,直接報了22萬的價格。然后就沒有人報了。
熱那亞維持了自己的壟斷優勢,但代價也是非常大的。過多的支出損害了他們的財政,加上國內動蕩不安的政治局勢,他們的黑海殖民地治理已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5年內鬧了10回,換了10個總督,還把總督府燒了。沒見過這么鬧騰的。
第一筆資金已經到賬,看來熱那亞還是非常重視信譽的。彼得的財政危機就這樣解決了。借著這筆錢,當地的工商業和農業也重新恢復,羊毛和棉花紡織業進入新的增長期,冶金業也大幅提高。
彼得命令康斯坦丁帶領軍隊繼續向南推進,目標是艾登和門泰謝這兩個小突厥國,他們在帖木兒西征后才復國,現在正是瓦拉幾亞奪取他們的好機會。
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不同,瓦拉幾亞的擴張行動是快速的、迅猛的。而且國內沒有那些刺頭貴族,因為都被物理消滅了。
強大的中央集權是擴張的保障,這可以迅速調撥全國的資源用在征伐上,不用和那些貴族扯皮,更不會像波蘭貴族那樣無法無天。在面對任何一個國家時都不會落入下風。
康斯坦丁帶領7000軍隊和6000仆從軍向南進攻,首當其沖的就是艾登突厥國。埃米爾直接連抵抗都沒有就跑路了。彼得和臣服瓦拉幾亞的部落瓜分了他的土地。
門泰謝突厥國的統治者倒是組織起了一支軍隊,但為了獲得補給,他下令搶奪基督徒的財產。還沒從帖木兒的恐懼中走出來的民眾又遭受了異教徒的掠奪,這讓他們忍無可忍,直接在各地發動暴亂。
發動起義的基督徒占據著士麥那,將那些還沒運送的物資扣留。并派人去康斯坦丁那里,說服對方出兵,不然他們堅持不了多久。
康斯坦丁此時正在錢達爾勒,距離士麥那還有一兩天的路程,而那位特使為了縮短時間,幾乎將馬跑死,在短短兩個小時就來到了康斯坦丁的營帳。
“將軍,請您趕快派人去救援士麥那,不然異教徒會重新占領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