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恰讓工兵采用挖地道戰術逐漸逼近君士坦丁堡,同時命令艦隊進攻馬爾馬拉海一面的城墻,企圖用這種方法分散守軍。康斯坦丁則繼續動員城中的居民,讓他們負責更多的防御。
“不愧是圣城,遭遇這么多次進攻依舊安然無恙。”
“大公,我們要盡快占領君士坦丁堡,不然威尼斯很快會派艦隊前來的。”
米爾恰也急,這都十天了對面一點動靜都沒有。難道真要圍攻幾個月才行
他將目光放在地圖上,這座由君士坦丁建立的城市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防御力都沒的說。該怎么做呢
“城墻堅固,金角灣又有鐵鏈封鎖。難呀”
聽到金角灣的鐵鏈,米爾恰突然想到加拉塔可不是由君士坦丁堡控制,這座重要地方已經是熱那亞的殖民地了。如果能賄賂他們的話,應該可以減輕一點困難。
米爾恰正準備大出血的時候,此時的君士坦丁堡城內,東正教派開始了反撲。領頭的是牧首狄奧多西,他直接向信徒們說先帝是被當今太后和其他貴族合伙弄死的,瓦拉幾亞大公是來拯救他們并為皇帝報仇的。讓他們打開城門,迎接瓦拉幾亞軍隊入城。
牧首的話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他們拿起身邊一切可以當做武器的東西,控制了部分城區,并向羅曼努斯門進發。守軍不得不再分出500人前去鎮壓,這讓原本薄弱的防備力量更加緊張。
在得知城中發生暴動后,米爾恰暫時打消了賄賂熱那亞的事,他集結了全部的軍隊,準備發動一次沖鋒。而當天晚上出現了月蝕,這讓守軍覺得是不好的征兆。
2月23日早上,瓦拉幾亞再次進攻,第一波攻勢由訓練及裝備皆不足的輔助部隊執行,失敗是意料中事,只不過是用他們去削弱守軍力量。第二波攻勢主要由中堅部隊執行,集中攻擊西北部的貝拉克奈城墻其中一段,先前的炮火已經對它造成部份破壞。
他們曾經取得突破,但很快便被守軍擊退。第三波攻勢由米爾恰的精銳新軍執行,守軍最初還能堅持一陣子,但後來負責防守其中一段城墻的塞爾維亞將領在作戰中受了重傷,離開了城墻,令守軍開始出現恐慌。
迪奧多希城墻的三道墻與圍繞提克法爾西萊宮和布蘭徹宮的單層墻之間有個小門,通常被稱為競技場門,1204年,伊薩克皇帝將它堵塞了,最近才重開。在這次攻擊中,瓦拉幾亞軍沖過壕溝,占領了外圍的空地,有五十多名“新軍”突然發現這個城門沒有設防,從那里沖進來了,其他人也隨之沖入。他們到了內層空場后,就從側面攻擊防御者,使城外的瓦拉幾亞軍可以爬上城墻。他們上城之后,就扯下“圣馬可”旗,升上了瓦拉幾亞旗。
城外的米爾恰則利用了這一有利因素,在他的鼓舞下,近衛軍成功登上壁壘,將瓦拉幾亞旗幟懸掛在塔樓上空,一時間所有看到旗幟的守軍均認為城池失守,羅馬敗局已定
康斯坦丁見無力回天,帶著不愿意做俘虜的塞爾維亞人做最后的掙扎。此后再也沒有人看到他們的蹤跡,可謂“生不見人,死不見尸”。當然在那樣的一片混亂之中,他的下場也可以想象一定是身喪某個無名小卒之手,然后尸體被埋沒在了尸山血海之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