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彼得的另一位妹妹埃琳娜已經和米蘭公爵的兒子訂婚,那位公爵也覺得滿意,畢竟米蘭公國缺少出海口,而瓦拉幾亞又和威尼斯有沖突,如果未來爆發戰爭,米蘭從中協助,說不定可以獲得出海口。
分割線
瓦拉幾亞的常備軍對得起這幾年的訓練,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決心士氣都比對方高。
就連民兵也比對方的征召兵強,至少他們會認真的聽命令,作戰勇敢,不像其他軍隊一碰就散。拉杜靠著民兵順利解決路上的韃靼人,很快就來到扎波羅熱。他們在這里休整,并等待其他人的加入。
在獲得米爾恰啟程的消息后,拉杜決定帶領軍隊向東前往亞速,并為大公掃清進攻的障礙。黑海艦隊也進入亞速海,但因為沒有建設好的港口,只能就地建設。
南部地區大部分是草原和沼澤,能夠堅持到扎波羅熱已經是不容易,要到亞速還有上百公里的路要走,這對攜帶火炮的部隊來說是個考驗。
拉杜決定以騎兵為先鋒快速推進亞速,自己帶著步兵盡快趕往。最多20天就可以完成合圍,并且他還會留下一些軍隊負責保護補給運輸,避免因為斷糧造成撤退。
瓦拉幾亞遠征金帳汗國的消息傳到后方,頓河以東的貴族不為所動,以西的領主則忙著轉移財產,土地什么的就不要了。
盡管有戰勝立陶宛的士氣加成,但他們遠征克里米亞的失敗又讓他們覺得還是撤退保存實力為上策。再說了,金帳汗國的大汗現在權威不如以前,那種一呼百應的情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而立陶宛和波蘭呢,瓦迪斯瓦夫派來的使者在瓦爾納見到了米爾恰,使者詢問對方集結如此多軍隊的目的,米爾恰說是效仿立陶宛大公遠征東方,將上帝的光輝傳播到每一個地方。
這樣的借口無懈可擊,使者也只能表示祝福,但他希望暫停對哥薩克的支持,這讓米爾恰瞬間變了臉色。
“你在說什么,你的意思是我暗中打擊立陶宛,我從來不會做這種陰謀小事,十年來我和我的臣民一直在抗擊異教徒的第一線,但伱們竟然這么懷疑,應該感到恥辱。”
米爾恰罵人罵的對方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因為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米爾恰以上帝基督為火力對著他開噴,他實在不好意思回答,只能帶著米爾恰給瓦迪斯瓦夫的繼續灰溜溜的走了。
米爾恰帶著瓦拉幾亞的軍隊集結瓦爾納,準備走海路前往克里米亞。這一路上都是歡迎他們的民眾,因為大公的勵精圖治,瓦拉幾亞不僅帶領東正教獲得連續不斷的勝利,還重新回到了安納托利亞。還有就是他們也可以成為官員和貴族了,血統逐漸被學問和經歷取代,這都是巴特蘭家族帶來的改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