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上帝的臣民,
帝國的榮光不會散去,
君士坦丁堡永遠會在這里等待他的主人。
這幾句話就像宣言,宣告羅馬的盛世開始回歸。也是彼得的決心,將東羅馬重新推到頂峰。
米爾恰不在,彼得就大刀闊斧的進行內政建設。他推動羅馬帝國沒有維持下去的分配土地政策,除了士兵,那些運輸物資到戰爭前線的民夫也會得到相應的獎勵,當然是戰爭勝利的情況下。貴族在出力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土地和莊園。
這樣其實就是歐洲版本的軍功爵制度,軍功爵制的實施之所以能夠吸引人,主要因為爵位背后的利益刺激。相應,物質資源的供應就顯得極為重要。由于戰爭越來越多,由此得到物質利益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需要的資源量就會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資源供應潮推動下,對物質資源的要求尤其重要。可以想象,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供應,則軍功爵制必然失去設計初衷內含的基本意義。也就是說,資源支撐決定著軍功爵制的實施范圍和持續深度。
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加以支撐,則不可能形成軍功爵制。這里面也有一個資源相對滿足度。而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士兵參軍打仗最想獲得的報酬就是土地,瓦拉幾亞對東方的不斷征服就是他們參軍的最好推動力。
安納托利亞在經過穩定后已經逐漸融入瓦拉幾亞的治理下,受益于地理位置,當地的關稅收入直接從30萬增加到90萬。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商業和農業得到了恢復。
在最為關心的財政問題上,依靠驅逐猶太人得到了一定的緩和。盡管在過程中會有官員和士兵中飽私囊的情況,但大部分還是乖乖上交給了政府。僅雅西一地就獲得了90萬列伊的金額,還不包括不動產。
這些猶太人被驅逐后向更為寬容的波蘭和立陶宛轉移,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甚至還有東方耶路撒冷的稱呼,他們去那里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
這筆錢被投入到當地的建設中,猶太人的空缺被其他商人填補,各地的稅收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只要進了國庫,就能夠堅持下去。
除了授予土地,彼得下的第二個命令就是廢除部分酷刑,包括斷手、砍腳這樣破壞身體的刑罰,取而代之的是流放,這樣可以積攢勞動力開發邊遠地區。當然也不是所有酷刑都被廢除,比如刺瞎眼睛就沒有。但縮小了酷刑適用范圍,只對貴族和官員這樣有一定資產的人使用。平民主要還是死刑和流放。
其次,推行瓦拉幾亞法典,并對羅馬其他的法律進行編撰和刪減。廢除一些不合時宜的法律,制訂更加均衡和靈活的律例。并在各地設立法庭和法官,保證法律的良好運轉。
對于礦業、造船業、航運業、冶金業、軍工業等重要產業,彼得特別設立保護法律。利用國家資金設立工廠,其他輕工業則采取貿易保護政策,限制進口,鼓勵出口。利用貿易壁壘阻攔其他國家的大量出口,特別是意大利的城邦國家。
分割線
此時在塞浦路斯的米哈伊已經開始學習如何治理地方,從政治到經濟再到軍事,這些都是一環扣一環的。
這次遠征沒收了不少拉丁貴族的土地,上面按照彼得的命令分配給遠征軍和當地帶路的農民,那些東正教奴隸和農奴也獲得了自由。他們爆發的生產力比之前幾十年的總和還要高。
米哈伊每天都巡視一遍尼科西亞和附近地區,看看他們的建設進展。晚上還和自己的妻子探討一下人生的樂趣,也許是因為塞浦路斯的氣候不太合適,所以每次都是大汗淋漓的。
由于塞浦路斯靠近黎凡特地區,所以他每天都能得到一些關于中東的消息。比如那個俘虜巴耶濟德的帖木兒又在其他地方平定叛亂,有個叫卡拉優素福的家伙被帖木兒驅逐出兩河流域到馬穆魯克,還有就是敘利亞地區被帖木兒殺的人煙稀少,人口嚴重不足了。
帖木兒的狠米哈伊也是震驚,不過轉念一想,他能不能將這樣的手段用在那些異教徒身上呢。他詢問在塞浦路斯休養的龍騎士團,團長認為對待異教徒畢竟剛柔并濟,一味地殺戮是不可取的。米哈伊只好作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