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安杰爾向米爾恰提出參政院討論出來的建議,因為根據米爾恰的想法,未來要將常備軍提升到八萬,也就是說還要再擴充四萬,這對剛剛成立的羅馬尼亞來說是個不小的開支。
“怎么,帝國不能負擔這么多的軍隊嗎”
加冕為皇后,米爾恰的野心暴漲。雖然還沒有到曼努埃爾一世那樣,但對領土的擴張已經到達癡迷的程度。他認為只有強大的軍隊才能保證國家的安全,因此決定擴建軍隊,并且還要繼續擴張土地。
安杰爾繼續勸說皇帝,說財政的緊張程度,還有就是人口的問題,現在安納托利亞急需人口,軍隊的擴充勢必會爭奪勞動力,這兩個也是參政院不太同意擴軍的理由。
但米爾恰不管這個,他覺得現在羅馬尼亞就必須繼續擴張軍隊,曼努埃爾就是一個脆弱的人,一次密列奧賽法隆戰役失敗就消沉下去,那他穩扎穩打應該就可以了吧。
君主的意志不容反駁,但參政院也成功勸說米爾恰不一次性擴充,而是分批擴充軍隊。留下時間來讓財政大臣籌備資金。
按照新的財政報告,目前國庫里還有160萬銀幣的資金,全國的稅收刨去支出也有300萬。暫時可以挺過危機,但大臣只能祈禱未來不會有什么需要花錢的大事。
特權文件也推廣全國,巴特蘭的天選之子身份通過教會推廣全國。同時里面的長子繼承制確定了皇位繼承規則,從法律上結束了東羅馬繼位混亂的情況。
東羅馬皇帝繼承方式表現出的多樣性是東羅馬社會特定環境造成的。多樣的繼承方式確實從表面上維系了東羅馬王朝的延續,但是也加劇東羅馬皇權繼承過程的復雜、激烈和曲折。這是東羅馬皇帝繼承制度的又一個特點。
在全部91個皇帝中有43人病死,45人被害,3人死于原因不明的意外,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各占半數左右,亦即每兩個皇帝中即有一人死于非命,為爭奪皇位而展開的血腥斗爭從這一組數字中充分顯現,其激烈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非正常死亡的皇帝中被處決的皇帝人數竟然高達31個,占皇帝總數的13。很明顯,東羅馬皇權繼承是在極為險惡的環境中進行的。
為了保證皇位繼承順利,米爾恰還對婚姻法做了改變。勒令皇位繼承人在14歲前必須訂婚,18歲完婚。因為家長和子女在對待次數受到嚴格限制的婚姻中采取了十分謹慎的態度,他們要取得一致的意見需要更多的時間。婚姻當事人也是如此,他她們雖然擁有1412歲結婚的權力,但很少人實行早婚。晚婚在皇室中尤其常見,因此,皇帝與繼承人之間的年齡差距較大。
這怎么能行,必須要避免少年天子那樣的情況發生,那些野心家才沒有機會插手皇位繼承。對于自己的孫子亞歷山大,米爾恰也開始給他找未婚妻了。
對于自己的其他兒子,米哈伊準備改封烏克蘭公爵,弗拉德則在學完大學課程后進入軍隊歷練,斯特凡則剛剛入學,還沒有規劃好。
彼得已經加冕為凱撒,還負責安納托利亞和烏克蘭的事情。他對這個兒子很放心,但他擔心幾十年前那樣的父子爭斗場面,又怕那些因為不信任導致的人間慘劇重演,這樣的矛盾在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