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恰承認了彼得的想法,但他也暗示帝國政府目前全力應對東方的奧斯曼,對他的支持十分有限,所以主力還得由他來出。這正中彼得下懷,他需要的就是這個,這樣他就有理由將他在安納托利亞軍隊轉移到巴爾干。
彼得感謝米爾恰后,就退出了房間,在走廊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好友。
“見過殿下”
“斯塔尼撒,好久不見,最近過得好嗎”
作為卡斯特里奧蒂公爵送到君堡的人質,彼得一直將這位公爵長子當做好友。他們一起切磋,一起學習,現在他已經成為一名軍官。
卡斯特利奧蒂公爵也是米爾恰忠心的部下,在多次戰斗中身先士卒,被米爾恰賞賜不少財物,整個家族也為皇帝效力,一躍成為有名的大貴族。
“上帝仁慈,家里一切都好,就是不能去殺異教徒,失去了可以歷練機會。”
看他有些失落,彼得不忍心,就詢問他能不能去他的軍團歷練歷練。斯塔尼撒非常爽快的同意了。
“敢問殿下,這次是去打卡拉曼還是立陶宛”
“都不是,是西面的兩個小國。”
“西面小國”
斯塔尼撒在自己腦子里尋找坐標,符合描述了只有兩個,他馬上說了出來。
“嗯,很聰明,我們就是要去那里,伱現在后悔還來得及。”
彼得用激將法刺激斯塔尼撒,年輕人還是沉不住氣,一激馬上出來了,表示給他一萬人馬上就可以拿下克羅地亞。
“好好準備一下,等軍隊一到就出發。”
彼得笑著走了,只剩下斯塔尼撒站在那里。
既然已經決定一口氣解決這兩個國家,還是要制訂周密的計劃。兩國地勢南高北低,超過七成土地以山地為主,火炮和補給有些難走,一旦他們躲進山里,想要將他們平定可要費一番功夫。
波斯尼亞可能還會順從一點,克羅地亞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叛者,他們信仰天主教,他們以前的國王也經常和東羅馬熱烈交流,可以說是天生反骨,就算是強勢的匈牙利,也只是和克羅地亞組成共主邦聯,他們是還有屬于自己的議會、貨幣和軍隊,這和奧匈的匈牙利有什么區別。
要想將克羅地亞變成羅馬的一個省,必須要徹底毀壞他的上層建筑,貴族、市民、商人、文化、宗教必須重新洗牌,然后重新植入羅馬文化,這樣才算穩固。
彼得派人送信去給安納托利亞的康斯坦丁,全部軍隊需要撤出安納托利亞來到巴爾干,并且徹底還準備繼續擴軍,將18萬人擴充到3萬,軍工廠也需要擴充了,不然生產的武器彈藥跟不上消耗的。
也許有些人質疑彼得是想做曼努埃爾一世那樣嗎,兩頭不討好兩頭麻煩。但目前的局勢也是曼努埃爾沒有的,首先匈牙利是羅馬的盟友,然后東方各個國家都以自身的各種原因無暇顧及,這樣的空位期正是擴張的好時候。
新改革的軍隊制度也適應了連續不斷的戰爭,大量的土地、財物讓士兵和軍官爭奪,潛在的信徒讓教會獨享,商品和市場讓商人眼饞,各個階層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一起加入到羅馬的收復失地之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