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虧我還看好他。”
“陛下,不用生氣,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有過。”
“我知道,可是羅馬需要堅定的盟友,而不是搖擺不定的。我們與威尼斯的戰爭必須要贏,而且要徹底摧毀這個國家。”
各大臣對米爾恰要摧毀威尼斯的決定感到擔憂,因為威尼斯在東地中海的貿易中占著不少份額,特別是與埃及的貿易更加深厚。摧毀威尼斯,馬穆魯克肯定不干,蘇丹還打算從兩國中獲取最大利益呢。
而且,威尼斯被毀滅后,奧地利、米蘭、教宗國等周圍國家也會因為害怕自己就是下一個被摧毀的國家而組成同盟。阿拉貢、法國、波蘭周圍的國家也會加入其中,他們生怕羅馬會報復他們所做的一切,肯定會一起遏制。
這正是羅馬不愿意看到的,反羅馬包圍網會在羅馬周圍建立起來。帝國要想避免包圍,就必須建立另一個聯盟來破了這個包圍網。
戰爭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歐洲大陸,各國統治者都在想這次的勝利者是誰。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決定未來地中海的主宰是誰,而北方的莫斯科也在為擴張而做準備。
諾夫哥羅德在莫斯科的攻擊下已經瀕臨崩潰,當地貴族愿意臣服于瓦西里的腳下。就這樣莫斯科大公國提前幾十年完成統一,增強了公國的力量,成為東歐一支較為重要的政權。
但目前瓦西里也被沒有子嗣給難住了,他對弟弟尤里談不上多討厭,可自己沒有子嗣那第一個繼位的就是他。本來順序就這樣定下來,但最近莫斯科傳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一些貴族提出可以讓他的妹妹安娜和她的丈夫米哈伊效仿波蘭例子在瓦西里死后成為莫斯科大公。這樣的提議遭受很大爭議,畢竟沒有女性成為大公的先例,而且她的丈夫繼位,就意味著留里克王朝的統治結束了。
弟弟尤里和支持他的貴族不同意,這不僅是給傳統的莫斯科新的沖擊,更是因為尤里承諾,他成為莫斯科大公后會尊重他們這些人的權利,不會讓他們付出過多,一旦出現變動,他們的保障也無法進行。
瓦西里目前能做的就是在這些地方勢力中維持平衡,莫斯科剛剛完成統一,在西面有立陶宛東面有游牧汗國的必須進行改革提升自己的實力。
依靠烏克蘭公國,莫斯科從中得到不少火器和文化支持。包括火炮、火槍、農業技術和印刷,他們都是莫斯科急需的,而且瓦西里第一次從君士坦丁堡知道至高權力的意思。與羅馬簽訂瓜分東歐的條約后,莫斯科對優良的出海口和肥沃的土地想念已久,首要目標有兩個擺脫金帳汗國的枷鎖和奪取利沃尼亞聯邦的土地。
由米爾恰進行的聯姻使波西米亞、莫斯科、羅馬三國之間的聯系密切起來。三方之間目前沒有大的利益糾紛,可以在自己的范圍內進行擴張治理,而羅馬利用宗教中心的地位與他們進行利益交換。而匈牙利和烏克蘭在其中起聯系的作用。
哈布斯堡的馬克西米利安被稱為聯姻之皇,因為他為哈布斯堡帶來了西班牙和大半個歐洲。而米爾恰的幾次聯姻,則讓巴特蘭家族走向了比哈布斯堡還要高的地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