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威尼斯同盟
約布斯特當選羅馬人民的國王,這讓米爾恰松了一口氣,雖然這個跟盟主沒什么區別的位置幫不了多大忙,但能夠為家族在中歐打下基礎。接下來,就應該是他和那些交戰國的恩怨了。
他任命彼得為西方軍隊的總指揮,可以調撥四萬征召兵和兩萬常備軍。這也是彼得第一次指揮這么多的軍隊。
面對羅馬的步步緊逼,威尼斯終于放大招了。他們邀請了不少國家的使臣共同在威尼斯城見面,就是要締結一個正式的反羅同盟。
這次參與的國家有熱那亞、威尼斯、奧地利、米蘭、薩伏伊、佛羅倫薩、阿拉貢、教宗國和博洛尼亞。出于不同的目的和相同的原因聚在一起。
斯泰諾最先發言,他痛斥羅馬給地中海帶來的破壞,這樣的惡魔國家,各國需要團結起來消滅。
熱那亞的使者最先附和,盡管他和威尼斯是死對頭,但羅馬的威脅讓他們能夠暫時團結起來。
米蘭最終拋棄了羅馬,維斯孔蒂根據以往的歷史,認為羅馬不能應付多條戰線的進攻,所以他還是站在威尼斯一邊吧,出海口直接打熱那亞好了。
教宗國則擔心異端入侵,因此也決定加入同盟。那不勒斯有些倒向羅馬的跡象,因此教宗的意思的是集結軍隊南下,逼迫那不勒斯加入作戰。
佛羅倫薩和博洛尼亞沒有太多對羅馬作戰的需求,但國內執政團被威尼斯畫的大餅給迷惑住了。加上羅馬咄咄逼人的態勢,所以前來參加同盟會談。
奧地利和阿拉貢則是出于自身安全考慮,一旦威尼斯失敗,他們將在陸上和海上遭受羅馬的壓力。
特別是奧地利,自己被匈牙利打敗一次,現在來這里也是被逼的。不然自己的安全都沒有保障。西吉斯蒙德落敗后就一直在自己的莊園不出來,誰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而大公的那些兄弟也趁機發難,上奧地利公爵和蒂羅爾伯爵想要更多的利益,他這個大公只能拖延,這成什么了。
除了這些,還有特倫托主教區和薩爾茨堡主教區兩個神權組織也加入進來。他們共同反對羅馬,所以在各種各樣的扯皮后,威尼斯同盟建立,也叫反羅同盟。
這個同盟由十一個政權組成,總目標是反對羅馬的西征。各國推舉威尼斯為盟主,負責調撥各國的資源組建聯軍,同時規劃戰利品。
總督大人覺得這樣他們就能高枕無憂了,這么多的國家想必羅馬已經忙不開了。但他有沒有想過,羅馬這邊也有盟友呢
匈牙利已經在事實上均為羅馬的保護國,瑪麗女王推行的親羅馬政策讓整個國家向羅馬傾斜。突然崛起的波佐尼親王更是親羅馬的先鋒,想要恢復榮光的貴族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財產被分配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