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不用你擔心了!”
兩人在這里談笑風生,而軍隊也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向維也納走去。
奧地利自然不會不知道匈牙利進攻的消息,阿爾布雷希特只能集結軍隊于維也納,再向其他諸侯請求救援。
巴伐利亞選帝侯和普法爾茨選帝侯派遣加拉斯率領著近2萬步兵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奧地利。高調宣稱“這一次率軍前來是為了幫助奧地利,擊退入侵者。”但是奧地利民眾還是感到了緊張,他們紛紛躲進城內,關閉城門,加強戒備。
加拉斯盡力的約束部隊,盡管仍然出現了一些士兵搶掠城外村莊財物的事件,但總體來說其軍隊的軍紀還算不錯,這讓各城市高層大大的松了口氣。
在進入奧地利之后,加拉斯派出使者先進入了林茨城,向他們提出要求:軍隊想要在奧地利境內建立一個較為長期的營地。
掌管上奧地利的利奧波德婉轉的說:巴伐利亞是上奧地利的同盟,也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但如果答應了巴伐利亞的要求,恐怕就會讓匈牙利產生誤解,誤以為林茨已經加入了戰爭,所以他們不得不拒絕。
加拉斯提出這個要求,其實只是試探對方的態度,因此得到拒絕的回答,他并沒有感到憤怒,反而耐心的詢問了返回的信使,當時在場每個人的態度和反應,讓自己心里有了底。
幾天之后,加拉斯軍隊進入了維也納。阿爾布雷希特熱烈歡迎他們的到來,并且一天之后召開了一次聯盟的軍事會議,加入該聯盟的各位將領們紛紛發表意見。
不少人建議:他們應該利用維也納的優勢,在城內囤積重兵,防御匈牙利軍隊的進攻。匈牙利人進攻,物資消耗很大,不利于長期作戰,久攻不克,到最后必然會選擇停戰求和。
但有一些將領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如今匈牙利軍隊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他們還有為親王報仇為借口,并且羅馬尼亞也成為了它的同盟,如果聯軍不主動出擊、而是被動防御的話,匈牙利人一定會轉而進攻奧地利的其他地區,或者請求羅馬尼亞人的幫助。
雙方各抒己見之后,阿爾布雷希特說話了:“各位,聯盟之所以建立,其目的就是為了擊退入侵的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保證各領地的自由和安全,如果只是在維也納進行防御,那就等于放棄了其他地方,這不但跟聯盟建立的初衷相違背,而且更會讓加入聯盟的人相互抱怨、破壞團結,因此我主張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應該立刻率領聯軍出城,迅速同匈牙利軍隊進行會戰,將其打敗。”
只見他雙手叉腰,睥睨會場中的眾將領,大聲宣告:“如果大家不同意我的意見,或者一直爭論不休、浪費時間,那么我將率領軍隊,獨自東進與匈牙利軍隊進行決戰!”
阿爾布雷希特的話就像一塊石頭砸進了深潭,在激起波瀾的同時,也得到了宗教將領的積極回應:“我們將跟隨軍隊一起進攻匈牙利人!”
加拉斯看了一眼這位年輕氣盛的大公,然后環視眾人,語氣沉穩的說道:“我同意聯軍應該抓緊時間主動出擊,尋求與匈牙利軍隊進行決戰,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著手做兩件事。
第一是我們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其他地方,勸說他們立刻加入到我們一方,共同對抗匈牙利。在現在聯軍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他們倒向我們的可能性很大,畢竟匈牙利是外來者。如果能夠成功,那么就將增強聯軍的力量,同時為我們在匈牙利和其他地方作戰提供更大的便利。
第二則是不停的打探消息,特別是羅馬尼亞的。各位在君士坦丁堡的探子全部發動起來,一定要得到第一手消息才行。順利的話,我們不僅能打敗匈牙利軍隊,還能乘勝追擊,拿回匈牙利的王冠。”
對于第這兩個建議,絕大多數將領們都表示贊同。他們沒有堅守維也納,而是直接出城迎戰,企圖靠著勇氣而取勝。市民們不知道結果如何,他們都去大教堂為他們祈禱了。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