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十幾年之前,哈羅德根本沒有膽量來威尼斯定居做生意,因為他是來自于曾經被威尼斯人視作蠻夷之地的挪威的一個小商人,但是哈羅德又有幸認識了一位君士坦丁堡大商人,得到其提攜和資助,他才舉家遷往威尼斯,從事紡織業。
威尼斯是一個開放的城市,各個行業充斥了大量的外邦人,但大多都身份低微。平等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自由的競爭,哈羅德已經沒有了返回挪威的欲望,更愿意一直待在這個充滿商業氣息的城市生活。
晚上,哈羅德在家里舉辦了一個宴會,邀請了跟他一樣在這里經商的幾個北歐商人。大家坐在宴席上吃著美味的食物,喝著葡萄酒,暢談著這幾年羅馬尼亞給他們帶來的巨大變化。
酒宴的氣氛很熱烈,大家都喝得有點多,哈羅德早早就睡了,明天還需要去君士坦丁堡。
第二天吃過早餐,領著商隊,來到了威尼斯港。此時的威尼斯經過填海造地后是亞平寧半島最大的商貿港口,每天有幾千艘貨船在該港進出,異常的繁榮。
哈羅德來到一個偏僻的碼頭,盡管天色尚早,這里已經停滿了貨船,地面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無數碼頭勞力正在忙碌的往船上搬運貨物。幸好昨晚在宴會上,幾名商人都約好今天一起出發前往君士坦丁堡,他們已經訂好了貨船,找好了勞力,哈羅德急忙請勞力將自己裝紡織品的木箱一個個搬到碼頭的倉庫前,然后勞力的工頭帶著他進入倉庫。
在這個同樣擺滿貨物的巨大房間中央是威尼斯港口官員在這個碼頭的辦事處,他們確認了哈羅德要運出的貨物種類及數量之后,讓他進行登記和簽名,然后根據市場價格核算其整批貨物的價值之后,要求其立刻繳納出口貨物的十分之一作為稅收。
辦事處里還有一整套官方計量工具,辦事員認真地對這些錢幣進行了檢測,確定無誤之后,才批準他的貨船可以離港。
等到貨物都被搬上船,貨船駛離碼頭,已經快到中午。哈羅德他們乘坐的是最大的那艘貨船,整個船隊駛離威尼斯后,恰好風向轉變,升起風帆的船隊像長上了翅膀一般飛速疾駛。幾位商人都面露喜色,因為有海風的幫助,意味著船隊能夠更早些到達君士坦丁堡。
但每艘貨船的舵手和瞭望手卻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甚至可以說還有點精神緊張,因為自從達爾馬提亞重新歸羅馬掌控之后,這條通向君士坦丁堡的航路可比以前繁忙熱鬧多了,在航速如此快的情況下,要特別小心,防止出現撞船,在這條航路上每年都有類似的事故發生。
而且自從羅馬尼亞掌控當地之后,在這幾年內做了不少加強貿易往來的舉措,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保障海上航路的便利。比如嚴打海盜,每個地方內的臨海城鎮或城邦必須擴建和完善自己的港口、尤其是要把燈塔建設好……
所以哈羅德他們的船隊晝夜行駛,通過整個亞得里亞海都沒有靠岸歇息,到達伯羅奔尼撒時只花了兩天時間。
船員們在伯羅奔尼撒上稍作休息,就繼續駕船東行,進入馬爾馬拉海。一些人在達爾馬提亞生活了好幾年,一直覺得繁華熱鬧的威尼斯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但當他從船上眺望君士坦丁堡的海岸,他驚呆了,因為他根本看不到海岸,從南到北的視野里所能看到的全是船只,那些密密麻麻聳立的桅桿將這里變成了一片茂盛的森林。
由于這幾年君士坦丁堡貿易大增,來自地中海各地的船只都來這里貿易,原本冷清的金角灣現在都被船只擠滿了。為了恢復秩序,商務部將所有進出口的貨物進行分類,每一大類貨物對應一個港口,這樣一來就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
由于哈羅德和另幾位商人所銷售的貨物各不相同,大家在此揮手道別,各自帶著載滿自己貨物的商船前往對應的港口。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