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還是那句話。
誰適合并不重要,星尊覺得誰適合才是重點。
相比起自家那位已經修成長生境接近百年時光,卻基本不曾與陳知行過幾次的孩子,眼下這個幾乎是與陳知行一同長大的陳昭圣,在這一點上無疑是有了太多的附加分數,且這種附加分數甚至已經超出了考題的答案本身。
這怎么去比?
比不了,比不得,不能比。
正是因為知曉這一點,陳萬鴻才會在見到陳昭圣的第一時間,既全盤托出,且把希望放到了陳昭圣的身上。
不去爭奪,直接投降。
以基本盤面的優勢,用以讓對方把兩家人視為一體,再去經歷幾代人的輪轉后,從而完成最終的融合。
而這,卻已經是陳萬鴻能夠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了。
至于原因?
無他。
實在是如今這位星尊的人性已經變得太過冷漠,偏偏輔修仙道功法的陳知行,不出意外的話,還會保持這種‘冷漠緩慢釋放人性’的時間萬萬年,當一名強者的壽數達到這個程度時,其出身家族的最佳選擇,既是依附與其身側。
如若成功,既是人不滅,既家族不滅。
哪怕是遭遇了再大的災厄,有其人的庇護,亦不過是一陣風雨罷了。
心下想罷,陳萬鴻看向面前陳昭圣的目光亦是變得更加順眼,好好的一個人站在那兒,卻又像是一座稀世珍寶一般散發著無形的寶光。
“去吧去吧,去見見你那堂弟,然后歸來接手我手頭這一攤子的事物,等你接手后穩定下來,也就算是我陳家與這天玄界,徹底的扎下根來了。”
“前輩都如此說了,晚輩安敢不從.”
“叫老祖算了,去吧.”
沒聽到想要稱呼的陳萬鴻有些掃興的揮了揮手,隨即背過身去,不再去看陳昭圣離去的影子。
陳昭圣見狀,也只得告罪一聲,轉身離開。
他著實好奇這些年來,天玄界究竟發生了些什么。
此時此刻,紫薇山第三峰上,卻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邊得喜悅歡騰。
準確來講,是有些冷場。
而這卻是還要從陳知行以大法力把那紫薇山移動至無憂仙島后,歸家后那雖然面帶微笑,卻顯得疏離得表情說起。
百年未曾相見,且一家人離開的時候,陳知行亦不過三十歲。
聚少離多不外乎是。
相比起陳知行的爹娘,陳天良和應霜霜可以依仗著自家長輩的身份,抱著陳知行一通痛哭,訴說著他們這些年來有多么的想陳知行這個兒子,第三峰上的其他人,看向陳知行時則是多多少少有著那么一些的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