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植桐點頭答應下來。
“上次沒要姜姐錢,她老不得勁了,今天帶了一斤蘋果,非要給我,我沒收,不過,我吃了一個。”王靜文俏皮的跟唐植桐通報道。
“那就找姜姐幫個忙吧,其他人咱也按照姜姐當時的標準來,都不多收。我不是寫了挺多投稿嘛,明兒你帶些過去,讓你同事寄到東單麻線胡同四九城日報,回頭有錄用的,把稿酬給你就行。”唐植桐臨時起意道。現下沒起風,投稿風險聽不大,就是從一個地址寄出去太扎眼,借雞下蛋,正中唐植桐下懷。
“好,那我明天問問。”王靜文點頭應下,她對這個不陌生,單位大多是文化人,不少人都會投稿,每月都有人能收到稿酬,只是他們沒有自家男人這樣,一次準備了很多份投稿。
張桂芳不懂這些,也不插嘴。在她眼里,兒子兒媳談論的都是大事,自己雖然幫不上忙,但也不能幫倒忙,做好一家的后勤,讓小兩口無后顧之憂就算盡到自己責任了。
唐植桐煉完油,待油渣控干油后,一股腦的都剁碎拌了餃子餡,又加了兩勺熱油。
三斤板油,大概有半斤左右的油渣,張桂芳看的眼直抽抽,但沒開口說啥。
想要避免家庭矛盾,一個家里最好只有一個做主的,現下兒子成家立業,也有了大學生身份,張桂芳在這方面很自覺。
水餃依舊是全家一塊包的,鳳芝經過幾次鍛煉,包的一次比一次好,唐植桐對此贊不絕口,鼓勵不斷,只要把妹妹們鍛煉出來,自己以后就可以偷懶了
“現下咱家生活好了,昨天吃的魚,今天吃油渣餡水餃,都快趕上以前地主家的伙食了。”包水餃的時候,張桂芳感慨道。
“鳳珍、鳳芝,我問你們個問題。如果你們老師或者同學,問起你們在家吃什么,你們怎么回答”唐植桐一邊包著水餃一邊問道。
姐們倆互看一看,鳳珍猶豫一下,說道“實話實說”
鳳芝待姐姐說完,底氣十足,用自豪的語氣說道“實話實說,饞死他們”
“不能這么說。我給你倆定兩條規矩一,不能主動跟其他同學炫耀自己吃的多好多好;二,無論是老師、同學,還是其他任何人問起這個問題,一律回答在家吃的雜糧饅頭、咸菜。”唐植桐停下手中的活,看著倆年幼的妹妹,嚴肅的交代道。
“為什么老師說不能撒謊。”鳳珍懂得多一些,已經點頭應下,鳳芝卻懵懂的問道。
“這叫善意的謊言,別人天天窩頭咸菜,咱家吃得好,他們會眼紅,會排擠你,會給你起類似地主、資本家的外號。”唐植桐盡量用語言讓小妹妹明白這其中的關系。
“聽你哥的,讓我聽到誰在外面胡說,回來抽破嘴。”張桂芳不傻,在聽到兒子的話后,就明白了其中的嚴重性,于是嚴厲的警告兩個閨女道。
“都聽咱媽的。只要你倆不說漏嘴,嫂子見月給你們買書看,好不好”在這一點上,王靜文贊同自己男人的未雨綢繆,寬嚴相濟,嚴已經有婆婆當了,那自己就出來給許諾小姑子個甜棗。
求票,月票排行一天掉了20位,期待各位大佬的支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