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睡著了就不餓了。”奶奶變不出糧食,抬起手拍了拍孫子就把這一茬給糊弄過去了。
……
哥倆一邊入戶查驗,一邊交流,唐植桐問了病人的比例,以及常見病及治療支出,并做了記錄,算是有了第一手資料。
等查驗完,唐植桐也基本掌握了這一片的情況。
張承平做完這些,并沒有回家休息,而是選擇下地勞動。
唐植桐沒有走,跟著張承平一塊過去。
在地頭,唐植桐又看見到背著槍巡邏的民兵。
直到此時,唐植桐才反應過來,這些民兵除了看守田里的莊稼不被外人偷吃外,恐怕也有防著自己人偷吃的意思吧?
甚至公社讓張承平入戶檢查,恐怕也有及時發現死亡人員,擔心其家人冒領大鍋飯的意思在里面吧?
再看看在場地勞作的社員,穿著破爛,臉膛被曬的黢黑,額頭上有著不屬于他們年齡段的皺紋,往那一站就知道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不過好在眼前的這些社員身子骨還行,雖然不言語、動作也不快,但手底下一直沒停下。
看著一直在平地、壓場為麥收做準備的社員,唐植桐感慨萬千。
這是一群多么辛勤的勞動人民啊!
無論是公社,還是責任田,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按時繳納公糧,除此之外,還有三提五統。
可以說是他們養活了擁有城市戶口的工人,也可以說他們是為國家工業化默默貢獻的基石。
但就有那么個別人卻說糧食是在農民睡大覺的時候自己長的,農民沒有貢獻。
呸!書都讀狗肚子里了,也不知道誰的皮燕子沒夾緊屙出這么一坨屎!
不怪祂說路線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
由于眼下并不是農忙時節,生產隊的鐘聲還沒等太陽落山就響了起來。
與其說是鐘聲,不如說是鐵片敲擊的動靜。
由于去年煉鐵,農戶家里的鐵器已經基本都貢獻了,目前張家都是用的陶罐煮水、煮飯。
今年上面還號召著繼續煉鋼,但下面聽從的人就少了,一來是沒有力氣,二來也實在是沒有鐵器能繼續煉了。
剩下的那點鐵锨、镢頭啥的還得種地用呢!
隨著一陣響聲過后,社員們拿上手中的工具,三三兩兩朝隊部走去。
這一路沒有笑聲,即便有說話聲也是一家人在商量今天由誰將工具帶回隊部,由誰回家拿家什去食堂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