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部分生產隊困難的糧食供應和社員的身體狀況,唐植桐終究是不落忍,起了幫一把的心思。
夏收很重要,這時候沒有什么機械化收割,完全靠人力一點點的割、一點點的碾壓、一點點的曬。
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半個月。
如果天公不作美,夏收就會變成搶收,一旦讓雨淋了糧食,大半年的忙活將會化為烏有,這不僅是社員的損失,也是國家的損失。
“唉,我們一直在協調人手,也在協調糧食,起碼讓社員到時候頓頓能吃上干飯。”夏收是接下來一個月內的頭等大事,公社這邊不可能不重視,但根據上面的規劃,今年公社里小麥種植數量多了,但社員人數沒多大變化,而且社員的身體狀況遠不如往年,這就令人很頭疼了。
“我留您個聯系方式吧,我回去看看發動一些大學生過來參加夏收,到時候您這邊準備好農具及住的地方,吃的方面盡量讓學生自帶。”有了上一次跟物資局合作給同學們找兼職的經驗,唐植桐將此次的目光瞄準了大學生。
不過這次肯定跟那次不同,那一次有錢拿,這一次明顯免費,不過學生也并非只付出,因為參加夏收可以抵每學年的生產勞動安排!
唐植桐有理由相信學院那邊是樂意接受的。
把全校學生每年送到各個單位去參加生產勞動是項工作量很大、很繁瑣的工作,因為每家單位能拿出去來的工作崗位不同,而且生產旺季、淡季也不同,這些需要反復溝通,更何況遠一些的地方還得乘火車出行,中間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唐植桐覺得參加生產勞動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的讓大學生了解什么生產流程、生產技術,背后的深意是讓大學生對勞動的艱辛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不能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把屁股坐歪了。
既然都是勞動,那肯定是去最艱苦的地方、去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能給大學生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哎呀!那太好了!唐代表真是幫了我們大忙啊!干糧就不用自帶了,來幫我們搶收,我們管了!”公社一把手聽唐植桐這么說,喜出望外的拉著唐植桐的手,上下搖的歡快。
干糧是不用大學生自己帶的,以前地主搶收還得好酒好菜伺候著短工、麥客呢,公社總不能連舊社會的地主都不如吧?
對于公社一把手的大方,唐植桐欣然接受,有“管飯”這個待遇在,相信象牙塔里的大學生也樂意來鄉下體驗一番吧?
各方面都有得利,唐植桐覺得這計劃可行!
到時候同學們一定很驚喜,而且會對自己感恩戴德……吧?
今晚唐植桐沒有走,而是找了個犄角旮旯繼續住自己的小木屋。
在這幾天下鄉的過程中,唐植桐看到路邊有孩子吃完丟棄的櫻桃核,這說明已經開始有櫻桃成熟了。
限于身份,唐植桐不好直接打聽誰家種了櫻桃,到時候給錢少了不合適,給錢多了也不合適。
農家的櫻桃一般都是栽種在自家院子里,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給兒孫們的一點零嘴,不過在這幾年,櫻桃慢慢變成了采摘下來拿到集市上換點錢或者糧食回家。
唐植桐等的就是明天的集市。
5月8日,星期六,春光燦爛。
唐植桐騎著自行車,打聽著來到集市。
集市的規模不算大,但收稅的人不少。
收稅大概是公社這邊默許集市存在的條件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