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斗笠、草帽的事情,唐植桐覺得可以拿到廣交會上碰碰運氣。
唐植桐在信里寫的非常主觀,只寫了自己覺得會有市場,沒有提依據,倒是寫了可以根據客商需求定制圖案,直接編織圖案或者印刷上特定的圖案、標語啥的。
廣交會最早開始于1957年春季,由外貿部主辦,是眼下國家對外創匯非常重要的一個平臺,屆時會有很多外商前來參展、訂貨,效果立竿見影。
唯一不足之處是各省名額有限,不過唐植桐覺得只要外貿部門有人能看出斗笠的價值,協調展位就不是問題。
外貿部門是有高人的,這位高人被很多網友尊崇為六邊形戰士、最強“穿越者”,學的是土木,但干的每一件事都跟土木不搭邊。
手搓過手榴彈、收發報機,在毛熊那發表過震驚無線電界的論文,成為了毛熊最牛的七位無線電專家之一,更是在回到延安后手搓出槍、炮、彈藥,所發明造槍炮設備兼具車床、銑床、刨床、鉆床功能,嗯,這臺設備的動力來自于一頭牛。
解放后,他進城后接受的第一個任務是為開國大典做廣播擴音準備,那時物資匱乏,擴音器是用9個喇叭焊在一起做成的,被稱為“九頭鳥”。
十月一當天,在做最后檢查的時候,他發現擴音器有噪音,非常刺耳,最終發現是因為共振引起,及時糾正了問題,這才在影像資料中留下了那句讓人振聾發聵的世界最強音!
他就是李強,1952年因為偉人說“你改行做外貿吧”,遂一頭扎進外貿行業,再也沒改過行。
哪怕是是在起風后,他仍舊頂住壓力,搞的有聲有色,即便有人想搞他,他也不懼,因為他辦公桌的玻璃
唐植桐不知道自己的這份小建議能不能被高人看到,如果看到卻落選,也能側面反映他不是穿越者。
給苗小琴寫完信,唐植桐又給顧勇寫了一封信。
腳扣已經完善并在電力系統初露頭角,電話局若是再不跟上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至于怎么操作,唐植桐一句都沒提,只要顧勇回家把這事一說,估計他母親就給他辦妥了。
午飯前,有押運處的同事去門衛取今天的報紙,順帶手的把財務科的報紙及唐植桐的信件捎了過來。
信是畢彬來的。
畢彬在信里說了一個消息:除了已經在外參加生產勞動的,郵電學院全校師生全部參與到麥收中去,就連科研班也不例外,什么風扇、保溫箱、孵化器啥的,都要往后靠。
并坦言附近的幾所高校也都是如此,按照四九城周邊各公社的麥收時間進行課業安排,停課勞動。
唐植桐看到這,有些愕然,將鳳珍也要下鄉的事情串了起來,感情不僅初中,還有大學
這種陣仗肯定不是單個學校能決定的,最起碼也得是四九城的主管部門,最有可能的是教育最高部門直接做的安排。
想到自己曾跟周老師提了一嘴麥收,這事該不會是由自己而起吧
吃過午飯,唐植桐就攆著馬薇回去,馬薇卻賴著不走:“科長,這會兒日頭高,再等會,等會涼快涼快我就走。”
“平時沒見你這么賴皮啊”唐植桐無奈的看看手表,做了讓步:“這樣吧,再等一個小時,路上我慢點騎,真等下班的點兒再走,路上車多,不安全。”
“科長,你不用送我,我坐公交車回去就行。早上我就這么來的,不也好好的嗎”馬薇擺擺手,不愿唐植桐下這份力。
“那也得早走,早走公交車上人少,你還能有個座,等下班的時候,車上人多,上下車都不方便。”唐植桐只想早點送馬薇回去,無論采用什么方式。
“行吧。”馬薇勉強點頭答應下來,繼續埋頭做起工資表來。
還有不到半個月就是發工資的日子了,自己科長后天要去農場參加勞動,而自己又被要求在家休息,她想著今天把工資表做完,這樣不會耽誤大家發工資。
待馬薇做完工資表,唐植桐還是用自行車馱著她出了押運處的門,將她送到了站牌那,并陪著她一塊等公交車過來。
眼下四九城的公交車,除了電車外,大多數都已換成了身背“天然氣儲氣袋”的“氣”車。
天然氣運輸挺費勁,甚至為了節省天然氣,公交公司又把前幾年用過的“鍋駝車”搬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