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唐植桐這么說,鄭良才的態度才有所松動,臉上訕訕,不知如何是好。
最終,唐植桐還是沒要鄭良才的東西,好好跟他說了一番就離開去了婦聯。
在新街口外大街,唐植桐用一盒大前門開道,從自行車修理鋪買了一截自行車鏈和一塊自行車內胎皮。
敬民的鏈子槍得提上日程了,晚上做點小手工。
嚴格來說,改造病床的項目屬于先上車后買票。
按照正常流程,唐植桐得先跟婦聯這邊報備、研究、立項,然后才能拿到經費,但這個病床改造不存在什么技術難點,買一張單人床,拆一下重新組裝起來,再焊接上一個動力傳輸裝置就算齊活了。
病床畢竟還是跟衛生醫療條件改善有關,葉志娟在聽完唐植桐的設想后,并沒有跟上次保溫箱一樣走婦聯的經費,而是打算從編纂組那邊批點經費出來。
保溫箱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婦聯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關心兒童成長,所以這部分費用走婦聯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但病床不同,不僅僅服務于女性,還會服務于男性,如果走婦聯的話,多多少少會有些越界。
“發明的事,你可別忘了。”葉志娟開出條子,簽字了蓋了章,遞給女婿。
“一直記著呢,這陣子天天琢磨,頭發都掉了不少,可就是沒頭緒。”唐植桐面對岳母的催促,只能撓頭,符合眼下工業水平,還得有把握創匯的,有點難選。
“嗯,我知道有些為難你,但你也要體諒你李姨,現在情況不容樂觀,手里多一份外匯,心里才能更踏實。”李大姐跟葉志娟談過,而且談了不少。
報紙上幾乎天天都有關于抗旱救災、補種作物的新聞報道,干旱已經成了阻礙人們填飽肚子的最大絆腳石。
李大姐說,雖然地方上已經在推廣代糧,但有關部門一直沒有正式表態,接下來這些部門可能會通過報紙進行吹風,比如小球藻。
李大姐還說她有提議用外匯買糧的打算,能解決多少人的口糧就解決多少,總能為國家減輕一點負擔,就是目前手里的外匯還是有些少。
葉志娟明白李大姐的意思,這是督促自己催一下女婿。
談話后,葉志娟特意讓苗小琴找來了關于小球藻的資料。
看過以后,葉志娟只有一聲長嘆……
“我知道了,媽,我一定努力去做好這件事。”唐植桐看葉主任神情凝重,認真的點頭應下。
從葉志娟辦公室出來,唐植桐才看了一眼批條,一百塊。
比上次少了一大截,但也足夠了。
苗小琴幫著唐植桐領了經費,唐植桐沒耽誤,直接去了押運處,押運處這幾天會忙著整地、種南瓜,這種時候最好是在場參加勞動。
“科長,化工原料公司有位姓孟的同志今天早上電話找你。”馬薇一見到唐植桐,立馬將他漏接的來電報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