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大多是私宅,自來水都是入戶的,電表也是一家一戶,以后用起來按表計費,沒有糾紛。”走了這一段路,孟慶豐已是大汗淋漓,說著就擰開水龍頭洗了把臉。
“那挺好的。孟主任,我咋聞著一股菜香?這邊居民生活水準不低啊!”雖然過了飯點兒,可空氣中飄蕩著菜香,唐植桐抽抽鼻子,試圖從分辨出到底是什么菜。
“嘿,主要是東西兩邊,東邊的伙食都是有標準的,比普通居民高一點;西邊瓊島上不是有仿膳飯莊嘛,有時候刮西北風也能聞到那邊的煙火味。”孟慶豐抹了一把臉上的水漬,甩了甩手上的水,指著這邊值班的職工笑道:“我們公司排班,這邊最搶手,聞著味都能多吃二兩飯。”
值班的職工看領導用自己舉例,只是在旁邊笑,實則肚子里已經開始腹誹:孫子才樂意上這邊來值班,聞著味能下飯不假,但問題是自己沒有那么多的定量,更多的時候都是聞著味受煎熬。
“那敢情好,要是住這,連做菜都省下了。”唐植桐打個哈哈,對孟慶豐的說法不以為意,餓過的人都知道,越是聞見香味越餓,根本扛不住。
不過這樣一來也好,如果真搬到這邊來,偶爾不注意泄露些菜香,附近的鄰居也會以為是東邊或者西邊刮過來的,大概率不會認為是唐家在改善伙食。
唐植桐站在廂房門口往里瞅了瞅,各種油桶擺的滿滿當當,里面具體有多大,隔著玻璃看不太出來。
“把門都打開,通通風。”孟慶豐看唐植桐對這邊的房子感興趣,遂吩咐值班職工道。
門一打開,唐植桐不僅更直觀的體驗了一下房間的大小,還實底查看了一下房屋的建筑用料及新舊情況。
“孟主任,這邊讀什么小學?”從東廂房出來,唐植桐想起了學區的問題。
“小學應該是北長街,是吧?”孟慶豐有些拿不準,把問題拋給了值班職工。
“是的,孟經理。這邊屬于西城,讀北長街小學,出了胡同,過了景山前街,沿著北長街走個四五百米就到了。”職工胳膊一抬,指向了故宮角樓的方向。
唐植桐聞言看向小王同學,笑著問道:“倒是不算遠,北長街小學,還行吧?”
“肯定行,不比史家胡同小學差。”小王同學笑笑,她在北圖上班,對這一片還是比較熟悉的,北長街除了平民百姓、前朝的太監宮女及其家屬外,還有幾位經常見諸報端的大佬居住,北長街小學的學生都是附近居民的晚輩,學校師資力量在四九城教育界首屈一指。
唐植桐嘿嘿一笑,沒再言語,小王同學拿史家胡同小學作比較還是比較匹配的,因為后世名聲甚大的景山小學今年才剛成立。
挨個房間看了一個遍,唐植桐留意到了正屋屋頂的那顆雞蛋大小的破洞,問題不大,自己甚至不用上房就能用外掛補好。
站在院子里,唐植桐往東看是景山,往西看是瓊島上的白塔塔尖,往南看是故宮西北角的角樓,依山傍水,與皇宮大內為鄰,這位置真的是無可挑剔。
如果非要說不好,大概只能說在經濟起飛后,這地方不好停車。
“你中意哪套?”這邊房子更破舊一些,雖然唐植桐中意,但還是想咨詢一下小王同學的意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