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級土地一畝地大概140塊錢,按照這個價格補地產稅,唐家當時總共才補交了不到五塊錢。
“這個……最好不要牽扯。”聽到這個問題,孟慶豐報之以苦笑。
接著,孟慶豐詳細說了在花市大街尋摸房子的過程:
“為了開門店,花市街道和我們公司前期都做了不少工作。
按照規定,我們開門店,是要在內部與兄弟單位進行住房協調的,也就是以公對公的方式換房,但房屋調整委員會那邊很忙,也一直都沒找到房子。
花市那邊的工廠意見很大,壓力來到我們這邊,去你們家看房也是被逼無奈。”
“理解,都是為了工作。”唐植桐在旁邊點頭附和,房屋調整委員會也叫換房辦公室,唐植桐不陌生,這個單位在每個單位都留了表格,誰想換房都能過去登記,不過大部分登記后都沒了下文,畢竟他們人手也有限,面對眾多需求,哪有那么多時間去一一比對?
“按照單位換房聯合辦公室的規定,換房的原則是‘地點適當,基本等量’,房屋調整委員會換房也大概是這么個意思。
換房的初衷是解決四九城職工上班路遠、辦公和宿舍用房分散的問題,再加上今年汽油緊張,公共汽車車次減少,職工上下班交通愈發困難,我相信換房辦公室那邊不會卡著不放。
我準備照這個方向試試。”孟慶豐說的很坦誠,也很含蓄。
唐植桐頭一次聽說有單位換房聯合辦公室這種單位,但他和小王同學都聽明白了孟慶豐的意思。
“地點適當”就是里面有彈性,孟慶豐想忽略地點帶來的影響,盡量往“等量”上面靠。
小兩口對視一眼,用眼神做了交換,困難是有的,但不能拿著困難當借口,于是唐植桐開口問道:“孟大哥,這樣做不好吧?就跟我們占了公家便宜似的。”
“也不能這么說,你們答應換房也是支持我們公司和街道的工作嘛!”孟慶豐忽略地皮價格,一味的強調唐家的付出。
“支持你們工作,也是為了方便群眾,保不齊我們還能留個發揚風格的名聲。
大石作胡同這邊的地價是多少錢,您清楚嗎?
要是相差太大,那我們不僅不會有發揚風格的名聲,估計還會被按上占公家便宜的帽子。”
現在敢明目張膽占公家便宜的人還不多,唐植桐不想因小失大。
“這個……”對上唐植桐求知的眼神,孟慶豐擦把汗,最終還是說了出來:“根據57年房地產評價委員會評定的標準房地價里面,大石作胡同屬于四級,每畝地大概2660塊錢。”
“得,光地皮差價就千把塊錢呢,讓咱媽知道這個價,她肯定不樂意換。”唐植桐一聽這個價,立馬苦笑著跟小王同學說道。
唐家的院子占地大概300平米,也就是四分半地,用四級地的地價減去十三級地的地價,很容易就能得出一畝地的差價。
這錢已經不是小錢了,但唐植桐不后悔拒絕孟慶豐免費置換的提議,比起自己的光明前途來,這差價得按規矩補上。
“不到一千,你家那塊現在每畝地的地價得六百多,滿打滿算,也就900塊錢差價。你錢不湊手,我幫你先墊上一半!
實不相瞞,有不少職工都惦記著這邊搬出去后能拿來當單位宿舍分,對于換房,大家意見還是很大的,為了換房子,我在單位沒少費口舌。
如果你就這么不換了,可就把我撂半道上了。”
孟慶豐再提開口借給唐植桐錢,生怕他不換房,自己費了這么大事,好不容易力排眾議,開會通過了拿這兩套院子中的一套進行置換,如果唐植桐反悔,自己不光撈不著人情,在單位的威信也沒了。
“孟大哥,您放心,我絕對不會掉鏈子。我就這么一說,我們合計合計還差多少錢。”唐植桐從口袋里掏出煙,散給孟慶豐一顆,給他點上,然后走出兩步,跟小王同學湊一塊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