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大帝海因里希在把羅拉德派異端摁在地上摩擦摩擦之后準備重新進軍法蘭西為其母親神圣羅馬帝國凱撒琳阿格妮絲奪取南法三公國。
雖然這位大帝來勢洶洶且獅子大張口,但法王腓力和王太后安娜并不擔心,在波旁公國的河邊法蘭西軍隊和羅斯軍團以及北海艦隊已經沿河布置好了防御就等海因里希一頭扎進來。
海因里希不來硬剛也沒有關系,法蘭西是防御方所以只要長時間控制海因里希為他母親宣稱的領土就能事實上取得勝利,不戰而屈人之兵。
海因里希剛剛安撫好驚魂未定的偽教宗馬理諾三世就又傳來一個壞消息自查理曼大帝以來就一直不安分的東部邊界又出事了,那些被帝國征服的斯拉夫人早就蠢蠢欲動,直到現在又作出了新的實際行動斯拉夫多神教叛亂。
一個名叫彼得的波美拉尼亞人為了他那愚蠢的異教信仰公然向強大不可阻擋的帝國發起了叛亂。
這個彼得非常狡猾,在帝國和梅克倫堡大酋長國的邊界起事這樣就可以獲得同宗的援助,同時雞賊的避開勃蘭登堡直撲哈弗爾貝格采邑主教瓦爾特的領地。
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借助易北河防御可能北上的帝國軍隊,二是可以引誘勃蘭登堡的封建貴族們離開他們的城堡去幫助他們的鄰居,這樣早就和彼得串通一氣的梅克倫堡大酋長巴爾尼姆就會乘虛而入奪回斯拉夫人在帝國控制之下多年的失地勃蘭登堡。
這一次彼得的劇本并沒有出現什么意外,可憐的勃蘭登堡公爵洛塔爾大部分的軍隊被易北河隔絕,自己家里還被乘虛而入的梅克倫堡大酋長國砸了個稀巴爛。
海因里希本打算馳援勃蘭登堡,但在撤到施瓦本公國時和他母親阿格妮絲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海因里希向他母親闡述作為帝國皇帝的責任和義務,并聲稱如果不去救援勃蘭登堡今后將無法在封臣面前樹立皇帝的權威,因為權力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平白無故的權力也沒有平白無故的義務。
阿格妮斯向他的傻兒子解釋道“我的就是你的,我的阿基坦王國就是你的阿基坦王國,而且勃蘭登堡公爵鬼話連篇說什么馬上就要淪陷于異教徒之手,呵呵誰不知道他有倆強力鄰居薩克森和波西米亞啊這二位可是帝國境內數一數二的諸侯啊。”
海因里希還想說什么被他母親暴躁的打斷了“你的領土大部分都在帝國的中心法蘭克尼亞公國里,而且就算你身為皇帝的權威大損也不要緊,帝國的皇帝是選帝候制度不是世襲的,明顯還是世襲的阿基坦王國更重要。”
海因里希也不是一個猶豫不決的人,在被母親說服之后就毫不猶豫的拋棄了勃蘭登堡公爵派來催促皇帝的瓦爾特主教,任憑后者再三催促仍是毫不猶豫的重返阿基坦。
盡管法蘭西和帝國在這場戰爭中仍然還沒有真正發生過一次上規模的戰役,但在之前的拉鋸戰中卻也互有損耗。
這個時候腓力軍隊中雇傭兵的缺陷就凸顯出來了,相比征召兵來說雖然這些雇傭兵更加精銳但是卻無法補充,現在再去基輔羅斯召也來不及了,而且法蘭西國庫能不能撐住還是兩說呢。
海因里希在此消彼長之下實力漸漸超過腓力,按照世人的估計雖然可能神圣羅馬帝國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但畢竟法蘭西和兇殘的羅斯北歐雇傭兵也不是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