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shi里也有類似的情節,沙克部落在進行封建化改革前只會徒逞蠻勇,不事生產,理論上沙克人種族天生就長有骨質的外骨骼裝甲,肌肉也發達,智商也不算低,但在部落制度下愣是被封建迷信的神圣王國摁著打。
人家神圣王國雖然封建迷信,但好歹還真是個王國,國這東西可比松散的部落強多了,雖然有不少帝國是被蠻族毀滅的,但那些帝國都是因為內部矛盾到達臨界點了,否則外來的部落入侵者壓根不可能入侵成功。
就像《地下交通站》里賈隊長說的那樣:以前我是部落蠻子,隔壁的部落蠻子欺負我,于是我一怒之下進行了封建化改革,結果封建化之后隔壁的部落蠻子還欺負我,那我不是白封建化了?
事實證明制度優勢是真的存在,沙克部落變成沙克王國后成功抵御了圣國的攻勢。
雖然kenshi這游戲里沒明說沙克是怎么和圣國停戰的,但想來極端敵視非人類種族的圣國肯定不可能主動停戰。
唯一的解釋就是石魔殺死老國王沙格爾后進行的封建化改革讓原本的沙克部落動員能力大大加強,成功抵御了圣國的攻勢,最終達成了事實上的停戰。
游戲里圣國和沙克見面就開打說明壓根沒簽停戰協議之類的東西,就只是事實上的停戰罷了,因為誰也干不過誰。
部落這種東西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就徹底消亡,而王國的生命力就頑強的多了,華夏歷史上很多漢族的老對手都是部落制度,結果被干趴下后就直接消亡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反倒是那些進行了封建化改革的外族生命力頑強的很,比如中山國這個周朝時由白狄建立的國家,因為學習了周朝的封建制度,中山國仿佛打不死的小強,被周朝諸侯們天天群毆,被諸夏們滅了好幾次卻依然屢屢詐尸,最終公元前296年時才被趙國廢滅(當時中山國已經是趙國的傀儡國了)。
中山國同時也是華夏人忌諱給人送鐘作為禮物的緣由,而不是因為什么送鐘和送終諧音,事實上漢語的古今讀音變化極大,怎么可能因為諧音就成為幾千年來一直流傳的忌諱?
這個緣由就是華夏族建立的晉國想攻打白狄建立的中山國,但是山路太難走,周人的戰車上不去,于是晉國心生一計,造了一口直徑和戰車兩軌一樣大的巨鐘,然后送給中山國國君。
可想而知因為路太爛了送不了,于是白狄人就開始修整道路迎接晉人的禮物,結果沒想到禮物和戰車一起到了,這個事件在華夏族歷史的早期時影響力非常大,所以大家都忌諱給別人送鐘作為禮物了。
這種缺德行為實際上是違反了《周禮》的,《周禮》事實上就是周朝時期約束諸侯們的國際法,那年頭打了敗仗追擊時都要給戰敗方壞掉的戰車修理輪子。
可想而知怎么可能允許用送鐘這種詭計來攻打他國?也就是因為中山國是外族白狄建立的國家不屬于諸夏,大家可以不講江湖規矩隨便群毆,這才讓晉國敢用陰謀詭計陰中山國。
后來周王室衰落,再也無法用《周禮》約束諸侯們以后,孔老夫子也就感嘆起“禮崩樂壞”來了,這個禮崩樂壞指的就是《周禮》。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