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風火火的騎上自行車,跟著李愛國一塊來到了街道辦。
李愛國輕車熟路的來到王主任的辦公室。
輕輕敲敲門,笑著說道“王姨,我把朋友帶來了。”
“愛國啊,快進來。”
王主任放下筆,站起身給兩人倒了茶水。
“剛才在大會上,你的收購點建議已經通過了,馬上就能辦手續。”
“哎吆,王姨,你可真是我親姨。”
“你這孩子,就是會說話。”
閑扯幾句,王主任抬頭看向王大奎“這就是你的那個朋友嗎”
李愛國道“他叫王大奎,不過今兒不是以他個人的名義辦理手續。”
此話一出,王主任皺起了眉頭“愛國,難倒是你自己想干”
李愛國是機務段職工,算是在職人員。
現在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在職人員不能兼職,但是被單位知道了,肯定要挨批評。
李愛國擺手“王姨,您誤會了,我想讓他們兩個成立一個合作組,然后以合作組的名義來簽署代購合同。”
合作組小集體這怎么弄好得跟套娃似的。
王主任是比較了解政策的,思索片刻,緩緩點頭
“現在咱們確實有成立合作組的政策,隔壁大街上那幾個蹬倒騎驢的,就成了倒騎驢合作組。
雖還照常做生意,坐車拉貨還得掏錢,但是屬于用勞動獲取報酬,并沒有違反規定。”
她見李愛國點頭,繼續說道“再加上合作組是勞動小集體,是街道辦領導下的小型集體單位,不存在剝削,也不存在壓榨,更沒有投機倒把的嫌疑。”
李愛國見王主任看出了其中的訣竅。
笑著說道“這樣一來,廢品收購點的負責人就變成了合作組,而不是個人,再跟工廠對接的時候,也方便一些。”
這年代什么事情,只要往集體身上靠,絕對沒有錯。
沒看到農村的合作組,已經開始升級為公社了嗎
報紙上這陣子正在連篇累牘的報道呢
王主任當了那么多年街道辦主任,敏感性很高,點頭贊同。
“這個主意不錯,咱們街道辦有成立合作組的指標,等會我就幫你寫一份證明材料,晚點送到區里報備就可以了。”
王大奎和張二炮在旁邊聽得目瞪口呆的。
這種辦法也能想得出,真是絕了。
其實李愛國也只是未雨綢繆。
刮風下雨沒有那么邪乎。
刮再大的風,下再大的雨,老百姓還是得穿衣吃飯的。
街頭上還是有賣糖葫蘆的個人商販,磨剪子嘞戧菜刀的老大爺挑著擔子還能走街串巷。
縱觀數千年歷史,誰也不會跟吃不上飯的人計較。
特別是。
收廢品這個活計還很埋汰。
騎著倒騎驢走街串巷,高聲吆喝,身上還臟乎乎的,丟份兒啊
京城的人都好臉面,一般人還真干不來。
也沒聽說有誰跟收廢品的破落戶過不去的。
在王主任的督促下。
合作組的手續和集體廢品店的委托收購協議,很快就辦好了。
看著上面鮮紅的印章,王大奎和張二炮都不自覺的挺起了腰桿子。
這就是執照,是以后安身立命的玩意,是吃飯的家伙什。
“愛國哥,您以后要往東,我們絕對不向西,讓我們追狗,絕對不攆雞。”
李愛國雖因為身份原因,沒有參加合作組,王大奎和張二炮都清楚誰才是真正的主事兒人。
就剛才這兩個手續,看起來合情合理合法,但是換成別人,就算是帶著小黃魚找上門,也辦不下來。
有的時候,人情的力量遠超過金錢。
出了街道辦。
三人合作小組圍在老樟樹下,召開第一次全體成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