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大巴掌拍打在圖紙上,劉國璋連喊三個好。
他激動的站起身,看向李愛國“愛國,看來你是將我的教誨放在了心里。咱們這些在組織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
“這種自卸側翻車廂雖然技術難度不高,意義卻很重大,一旦使用,不但可以大量節省卸煤的時間,還能避免人員傷亡。”
劉國璋越說心情越激動了。
自卸側翻車廂一旦制造出來,那可是一項大大的成績。
不過是否可行,還需要經過專業研究員們的驗證。
畢竟李愛國是個火車司機,研究這些玩意只是個人愛好。
劉國璋是個雷厲風向的人。
當下就將李愛國拋在一旁,抄起電話撥了內線電話。
片刻后。
五位身穿藍黑中山裝的研究員進到了辦公室內。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戴著啤酒瓶底那么厚的眼鏡。
在這些人中,李愛國也看到了一個老熟人原四方廠的工程師董青甫。
一段時間不見,董青甫更瘦了,臉上的皺紋也更多了。
劉國璋現場開了一個短會,指著那份圖紙說道。
“這是我一個學生的作品,你們看看,是不是可行。”
董青甫這會也認出了李愛國,再看看李愛國面前擺著的茶水,笑道“劉主任,您的學生,不會是李愛國同志吧”
“你怎么知道”
董青甫笑道“以前我跟李愛國同志打過交道,火車上的沙包,就是愛國同志的杰作。”
說著話,他已經顧不得劉國璋了,拿起圖紙看了起來。
身為專業的研究員,董青甫的專業素質,要遠超劉國璋。
“結構雖不復雜,但是構思卻相當精妙這簡直是絕了”
“李愛國,當初我就說,你小子不搞研究實在是虧了。”
劉國璋是了解董青甫的。
這位老研究員脾氣很倔,在四方廠子里不受待見。
他出于愛才之心,親自前往四方廠,將董青甫調到了鐵道研究所里。
一段時間接觸下來,劉國璋終于明白為何四方廠會不待見董青甫了。
此人就跟茅坑里的石頭似的,又臭又硬。
自持技術水平高,從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有時候就算是他這個主任說錯了話,也會被董青甫當面指責。
能得到董青甫如此高的評價,難道他的這位學生,在鐵道研究上還真有天賦。
趁著幾個研究員研究圖紙。
劉國璋走到李愛國跟前,掏出一根中華煙甩過去“愛國,你有沒有想過到研究所來工作”
李愛國接過煙,站起身道“老師,我不是科班出身,之所以能搞出這些發明,是因為在開火車的時候,遇到的困難,接觸到的東西,讓我產生了靈感。
要是離開了火車司機的崗位,我估計連給董工程師當助手的資格都沒有。”
李愛國并沒有妄自菲薄。
這年月的研究員個人能力都很強。
因為沒有計算機,算盤計算速度太慢,研究員們的心算能力都能參加后世的最強大腦。
最重要的是,在研究所里當研究員,哪里有開大火車來得有意思。
劉國璋點頭“也是,你搞的這兩項發明,技術難度都不高,但是思路清奇,要不是長年累月工作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還真想不到。”
“老師,這也許就叫做從勞動中來,到勞動中去。”
兩人正閑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