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埠貴再次咧著嘴貢獻出一張紙條和半兩墨水。
街道辦王主任寫了手條,李愛國便開始籌辦義務巡邏隊。
事實證明,這年月的人思想還是很積極的,只是四合院里就有四五個青年報名。
李愛國又到隔壁幾個大院轉了一圈,找來十幾個關系好的。
很快一支由三十多人組成的巡邏隊伍便組成了。
隊伍集合在供銷社門口的屋檐下,李愛國進行了短暫的訓話。
他指著外面鋪天蓋地的大雨,吼道“這不是雨,而是災難咱們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園,是自己的老婆孩子。
咱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巡邏,保衛自己的家園。
有沒有信心”
“有”
巡邏隊的小伙子身穿嶄新雨衣,手持手電筒,齊聲高呼。
李愛國滿意的點點頭,將成員分成三支,正準備展開巡邏任務。
突然又想到了什么。
他轉身走進供銷社里,沖著那位胖大娘說道“同志,買三只口哨。”
“口哨1毛錢一個,一共是三毛錢”胖大娘正要接過錢。
隔壁的門簾掀開,供銷社的老主任走出來攔住了她“這錢不用收了,這些口哨就當我們捐給街區的救災物資了。”
“那謝您嘞。”
李愛國也沒有客氣。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畢竟我們也是街區的一份子,要是出了事兒,還得仰仗你們巡邏隊幫忙。”
老主任是個通透的人,很快就意識到了這支巡邏隊可能還有別的作用。
李愛國倒是沒有想那么多,拿了口哨轉身就走了。
這時候胖大嬸才反應過來,指著李愛國的背影說道“誒誒,這貨就是我給你們說過的,那個給媳婦兒買月經帶的家伙。”
腳下莫名打滑,李愛國打了個踉蹌。
巡邏隊的三名組長是李愛國精心挑選出來的。
一組負責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八個小時巡邏,組長是廢品店的王大奎。
二組負責下午四點,到晚上23點,組長是隔壁大院的張山。
三組負責從晚上23點到早晨八點,組長是張鋼柱。
巡邏屬于義務性質,無法得到勞動報酬。
等雨停了之后,可能會獲得街道辦表揚,巡邏隊員們卻熱血上涌。
也就是這年代的人吃得下李愛國畫出的大餅。
口哨發給三人,李愛國叮囑道“一旦發現了險情,馬上吹口哨示警。”
三人還是第一次擔任如此重任,又是雨衣手電筒,又是口哨的,心中感覺到滿滿的儀式感。
他們同時挺直胸膛“請隊長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出發”
李愛國帶著張山的二組沖進大雨中。
事實證明,李愛國和王主任的擔心沒有半點多余。
僅僅是半個小時,巡邏隊就排除了二十多處險情。
不過由于巡邏隊的及時介入,倒是沒有發生什么重大災難。
一直忙活到天色暗了下來,等張鋼柱帶領的三組接了班。
李愛國才帶著四合院里的幾個巡邏隊員回到院子里,挨家挨戶提醒大家伙注意安全。
住戶們見巡邏隊如此辛苦,紛紛從家里端來熱茶,劉大娘甚至還燒了一鍋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