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長江橋,治不好,修不了。”
這首民謠代表了老百姓的心聲。
解放后為了方便老百姓渡河,溝通長江兩岸,修建吳漢長江大橋很快被提上議事日程。
因為吳漢長江大橋橋梁上層公路橋車行道,下層為雙線鐵路橋。
再加上那個時候,兔子還沒有基建狂魔的稱號。
只有鐵道部門有足夠的技術人員和工人來完成如此艱難的建造工作。
所以這項任務在五零年的時候,被剛成為鐵道部長的騰總接了下來。
五二年成立了大橋設計事務所,派遣測量鉆探隊,取得第一手資料。
吳漢長江大橋工程成為“一五”計劃的重點工程,得到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1953年4月,鐵道部設立了吳漢長江大橋工程局。
在隨后的幾年時間里,又有蘇聯專家加入,建橋事宜有條不紊的推進。
等到1955年,滕總主持召開吳漢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會議。
聘任著名橋梁專家茅總為主任委員。
該委員會是大橋工程的技術咨詢機構。
9月1日,吳漢長江大橋工程作為重點工程開工。
承建吳漢長江大橋的是鐵道兵部隊。
可以說,從大橋的設計到建設都跟鐵道部門脫不了關系。
歷經一年零三個月,吳漢長江大橋奇跡般的竣工了,提前了整整一年。
準備在今年的十月十五號正式通車。
因為大橋全長1670米,火車一旦在大橋上撂了挑子,不但很難進行維修,還會造成嚴重不良的整治影響。
大同機車廠生產出來的前進型蒸汽機車是國內最先進的蒸汽火車頭。
前進火車頭由大連機車廠設計出來,生產出四輛樣車后,批量生產任務便交給了大同機車廠,最后一批前進型蒸汽機車一直服役至2005年12月7日
所以部里面決定對一批前進型蒸汽車頭進行改進,用來專供穿越吳漢鐵路大橋,減少火車運行時出現故障的幾率。
同時,也要派遣重載火車,對大橋進行檢驗。
講完這些,這位老工程師神情也激動了起來,干瘦的面頰連連抖動好幾下。
“愛國同志,這可咱們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榮譽越大,責任越大啊,老董。”李愛國提醒道。
董工聞言臉上的興奮勁頓時消失了。
他太清楚前進型蒸汽車頭的參數了。
這種國內獨立設計生產的火車頭,造價便宜,但是也有缺點,那就是穩定性不夠。
特別是在重載的情況下,故障率遠超國外火車頭。
當然了,這并不是設計的問題,大部分原因要歸咎于國內材料不過關。
李愛國也清楚這一點。
他更清楚,在這年月任務比天還要大。
只要任務頒布了,就沒有推辭的可能性。
好在現在李愛國對前進火車頭熟悉得跟自己的媳婦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