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總工正在制圖室內跟一幫技術分析前進蒸汽機的圖紙。
他花白的頭發在一眾黑發中顯得格外刺耳。
看到張副總工進來,劉總工跟那些年輕的工程師交代了兩句,喊上他進到了隔壁辦公室內。
關上門,劉總工拎起搪瓷缸子給他倒了一搪瓷缸子茶水。
“來說說,情況怎么樣了?”
張副總工接過搪瓷缸子,興奮的說道:“劉老,事情跟您預料的一樣,契科夫并沒有翻臉。”
“這是當然,老大哥還是得要點面子的。”劉總工問道:“他們走了沒有?”
“暫時沒有,應該是準備等著看咱們好戲。”
提到這個話題,張副總工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
他小聲問道:“劉老,改進情況怎么樣了?”
“太難了,本來前進蒸汽機的設計已經很先進了,要想再精進,那是難上加難。”
劉總工坐在椅子上,苦笑道:“剛才開會的時候,五個改進項目組,四十多位個技術員,足足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改進工作沒有任何進展。”
“恐怕契科夫教授,就是在等著咱們遇到困難,然后向他們服軟吧。”
張副總工早就料到了這種局面,想要安慰劉總工兩句。
但是也清楚任何的安慰,對于這位致力于將國產蒸汽機車發揚光大的老總工都是枉然。
“哎,也不知道京城機車研究所那邊的進展怎么樣了?”張副總工突然想起來了還有一支隊伍。
劉總工苦笑道:“老張,你是病急亂投醫了,咱們雖然派出了十幾個研究員,還有小鄭帶隊,但是那里的人員和設備都遠不如咱們這里,哪可能有進展。”
“也是啊。”
張副總工清楚。
聯合改進機車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一時間心情也有些氣餒。
就在這時。
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推門進來的是籌備會的通訊員。
“劉總工,這是剛接到的郵件,是京城機車研究所通過火車線運來的。”
看著那封寫有劉總工親啟的郵件,劉總工皺起了眉頭。
“地址是京城機車研究所,難倒是他們取得了什么進展?”
“不可能吧。”
張副總拿出一把小刀,將郵件拆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圖紙。
圖紙上有大號鉛印文字【前進型蒸汽機改進方案之一,滾動軸承替代滑動軸承】
“胡鬧,滑動軸承的優點,小鄭他們不知道嗎,怎么能搞出這么離譜的改進方案。”張副總看著圖紙當時就開始發火了。
“別著急,這張圖紙上有絕密的字樣,還有機車研究所的印章,說明圖紙已經在機車研究所里獲得了通過。
我跟劉國璋見過幾面,他雖是半路起家,算不上技術人才,但是為人很正直,不會任由
小鄭師是個堅持意見的同志,不會輕易屈服,除非這種方案真有可行性.
前進型蒸汽機的滑動軸承確實經常出出現故障如果換成滾動軸承的話”
劉總工說著拿起圖紙細細查看。
他經驗豐富,只是憑借一些細枝末節便猜測出了大概。
將圖紙攤在桌子上,戴上眼睛,認真研讀起來。
張副總工也認真了起來,拿起一支鋼筆,拿出筆記本,邊檢查圖紙,邊計算。
兩人研究了一陣子,不約而同的抬起頭互相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震驚。
“這種改進辦法.真有用!”
兩人又齊齊低下頭,迫不及待的研究取來。(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