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的長江大橋,高聳的塔樓是橋頭堡)
在隨后的幾天時間內,李愛國跟老貓數次巡視大橋,調整防御方案。
水面增設了巡邏艇,橋頭堡外筑起了護欄,另外調集了五百位衛士作為后備人員駐守兩岸。
大橋的防御水平直線上升。
防御已成,只待敵人。
只是跟預想的一樣,襲擊并沒有到來,周文忠難免有些著急了,老貓和李愛國卻很淡定。
他們知道敵人一定在暗中盯著這邊。
并且,李愛國現在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參與大橋鐵路橋的行車實驗工作。
抵達漢陽的第三天,李愛國和131司機組,還有江安機務段的同志,參加了武漢大橋工程局(今中鐵大橋局集團的前身)召開的會議。
按照大橋指揮部的計劃,整個行車實驗需要進行三天,測試的內容包括火車客運滿載,貨運滿載,甚至還包括火車出現事故停在大橋中間。
“實驗的項目已經發到你們手里了,實驗關系到鐵路橋是否能夠保證安全,我希望你們一定要壓根按照計劃書進行實驗。”
在會議上,一個身穿灰色中山裝的領導站在主席臺上,緩聲講出了行車的具體要求。
他戴著一副圓框眼鏡,顯得格外沉靜,兩手插兜,給人一種沉郁的感覺。
雖然他極力掩飾,李愛國依然能看得出來,他一條腿比另外一條腿短,腳上那雙皮鞋應該是特制的鞋子。
李愛國看著此人,總覺得有點眼熟,但是又記不起來在哪里見過。
這時候,邢段長站起身表態:“梁委員,您放心,我們的火車司機都是老司機,絕對不會出岔子。”
梁委員.李愛國猛地瞪大眼睛。
此人應該就是現代中國古建筑的解密者、傳承者和保護神——梁四成了。
當然了,對于大眾來說,梁公的兒子,林慧因的丈夫這兩個名頭可能會更加響亮。
李愛國這才想起來,梁四成是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也是大橋的設計者之一。
梁四成是個非常聰明通透的人。
他是北洋二代出身,卻沒有走仕途,反而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了學二代。
解放后,那些北洋二代被橫掃一空。
不摻和政事,只做學問的梁家反而沒有受到影響,甚至得到了重視,出現了一門三院士的盛況。
林慧因被譽為民國第一才女。
梁四成比林慧因要聰明多了,知道要低調一點,好好做學問,才是長久之路。
林慧因就整個一個沒有長遠眼觀,交往的那些人凈把她往溝里帶。
梁四成去年當選了建筑學會副理事長,是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
主持今天的會議,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兒。
看到前門機務段搶了先,江岸機務段的孟段長也不甘示弱。
“領導,您放心,我們江岸機務段的江山和劉大利同志都是最優秀的火車司機,他們肯定能夠完成任務。”
邢段長站起身接著說道:“我們前門機務段的曹司機和李司機都是國內一流的火車司機。
他們執行過上百次行車任務,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
“那好吧,大家伙都有任務在身,如果沒有意見的話,現在散會!”
梁四成見兩人杠上了,很寬厚的笑了笑點點頭,便準備宣布會議結束。
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