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國來到指揮室外面,看到何教授帶著幾個勘探員圍著一個木箱子。
“愛國,你快來看。”
何教授拿著一個本子,就是類似工作日志樣的,快樂的像個孩子。
李愛國接過來,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日文,還有很多專業符號,李愛國看不太明白,看樣子應該是地質勘探方面的材料。
“這是賚諾爾滿洲里間地質及礦產地調查報告!”何教授見李愛國沒反應,激動的指著本子解釋:“這上面記錄了一個山銅鉬礦床,正是我們打算探勘的那個。”
聽到這個,李愛國也來了精神,翻了幾頁問道:“這么說,這份調查報告還有點用處?”
“豈止是一點,至少能讓我們節省半年時間。報告非常詳盡,除了開展路線、巖石、礦床等地質調查的情況外,還有許多專業開采建議。”
何教授為小鬼子的籌畫精密感到驚訝。
李愛國則為小鬼子的狡猾感到震驚了。
要知道這份報告的日期是1925年5月,距離事變還有十幾年時間,小鬼子就已經盯上了東北的礦產。
根據這份勘驗報告,庶務部調查課在相關地帶以經濟調查為名目開展地質和礦產調查,只是這次的調查班出行日數便高達124。
這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
“榮312勘探部隊是專門尋找鈾礦的隊伍,為何會保存這種機密資料?”
“你跟我來。”何教授似乎早已預料到李愛國問題,走到了那個鐵籠子旁。
此時警衛班的同志已經將那些半骨化的身體從籠子里拖了出來,擺在了地面上。
一排排尸體整齊的擺在地面上,看上去特別滲人。
何教授走到一個少了一根胳膊的骸骨前,指著骸骨:“我認識此人。”
此話一出,不但是李愛國,就連后來跟來的老貓都被搞糊涂了。
有幾個氣象站隊員則抽出手槍警惕的看向何教授。
這些人是三十年代來到這邊的,還都是小鬼子,何教授跟他們難道有勾結?
李愛國沖著那些氣象員們擺擺手示意他們槍口朝下,然后看向何教授:“老何,這不是開玩笑的事兒。”
“你誤會了,我們不是真的認識,只是在書本上見過。”何教授的情緒明顯有些不對頭,沒有理會那些氣象員,而是蹲下身,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那具尸骸,幽幽的說道:“他的名字叫原田淑人啊.”
原田淑人?李愛國搞不清楚了,一個氣象員小聲問這人很有名嗎?
他的聲音還沒落下,旁邊的幾個地質勘探隊隊員都驚呼起來:“他就是原田教授啊。”
李愛國見此人身份非同一般,詳細詢問了幾句,才搞明白了原田淑人的身份。
此人是小鬼子乃至東亞最著名的地質學家、古生物學者。
其提出的中新生代“陷沒構造“理論是少有的板塊演化理論,還在綠色凝灰巖造山運動,新生代后期構造應力場等熱門的地質問題上有獨到的見解。
他提出的‘東亞板塊俯沖帶理論’被寫入國際地質教材。
李愛國不太明白地質學方面的東西,不過看到隊員們激動的樣子,也明白了此人應該是地質學的大佬,類似于后世的開山組織級別的人物。
這從側面說明那些資料的來源,原田淑人在加入榮312之前已經秘密負責了對這邊的勘探工作,絕大部分勘探資料都要最終匯總到他這里。
原田淑人是個學者,私自將勘探報告復制了一份保留了下來。
何教授的情緒明顯有些低沉:“當年原田淑人教授的成就激勵了無數年輕人投身地質勘探領域.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