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兄弟們都上山,都去撿柴火的勞動課,他也不能避免。
正好當做煉了。
他們走路很快,葉俊鑾教了他們身法,這些人只是沒有吃丹藥,沒有修仙,他們的身法學習上沒有他那么快。
蘿卜頭鍛煉起來,他們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這會兒他們用跑步的形式,在快速的跑起來。
他們在跑步中,后面籮筐里框框響。
鐮刀被刨起來又落下來的響聲,比他們跑步的腳步聲還要重。
一里多地的一座不大的山,在他們來到這座山,發現他們走過的路上頭,見到有人和他們同樣往這個方向走。
同一所學校,同樣的勞動課,不管是男是女,他們都會往這邊去撿柴火。
這邊山上比較近,或許也有人想著去木頭廠撿柴火。
那里也不是那么容易撿柴火的,bj附近的居民需要柴火燒,他們也不會浪費掉那些木糠,那些也是能燒的柴火。
“我們到這座山嘛?這么多人來撿柴火,應該平常都有人撿吧,能有收獲嗎?”
葉俊鑾想改變主意,他并沒有和同伴們來勞動課講過柴火,只因為每年的三月撿一次柴火,老師們就可以燒一年了。
也只有幾個老師是住校的,不住校的也不好意思拿著學生們的柴火回家。
畢竟老師也是有休息日,那樣的休息日是可以去勞動的。
葉俊鑾的提議,得到了同伴們的支持。
他們也想去遠一點,如果去遠一點,也許會得到更多的好東西。
畢竟現在是三月份,蘑菇在山上也會有很多。
下雨過后就會有蘑菇。
大山上附近的村民,他們在上工之后也會去撿蘑菇,野菜之類的,那些小孩也會去撿。
“我們去唄,到后面那一座大一點的山。”
“對對,只要不去深山就可以。”
他們這一群男孩子,到時候母藝高人膽大,出門的時候,家人們的叮囑已經拋在了腦后。
如果不是學校強制勞動,他們都沒有去撿過柴之類的,誰不是家里的寶?
城里娃也,家里人都會有某些福利,更多的是煤球,去撿煤球都比撿柴火好。
一般住飯用煤球的比較多,工人們都有煤球的份額。
葉俊鑾之所以這么提議,也不是因為自己能力強,帶領他們去霍霍。
他只是讓器靈覆蓋一下那一座小山,已經有許多的小孩在里面撿柴火,甚至是有許多高年級的學生在里面撿柴火。
也不是沒有人在那些樹上砍樹枝,那些濕的柴火,是很容易夠他們回去,不過他們嫌重。
這一次的目的不只是撿柴火,摘蘑菇,搞野物是他們這一次出行的目的。
葉俊鑾并不缺野物吃,是有目的的和同伴們去野營。
別人的框里也許是有水,沒有帶零食,想著到山上找吃的。
葉俊鑾帶著兄弟們出行,沒有人看他的筐,是不知道里面有沒有好吃的。
這一次出行他當做是玩,他的空間里就有山有水,想要柴火隨時隨地的能搬出去。
以前他們一家出行到山上,都會收拾一些柴火,家里是放不下的,不過他有空間,有儲物袋。
這一次上山他們當做是體驗。
葉俊鑾和同伴們上山沒有走尋常路,也爬高爬遠一點,甚至是利用器靈覆蓋整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