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們穿不了的衣物捐出去,把他們有的物資送一部分出去做愛心。
這兩個年代的人,他們已經有了給福利院獻愛心的心。
更多的一部分是為了做善事,也有一部分是為了有名聲。
老欣霄接到了好友程熙雯發來的信息。
如果說布料,建房子的材料,在她這個原產地,最能兌換了。
像他們這一個地區,正是地磚廠,陶瓷廠,服裝廠那么多的企業,還有一些造紙,印刷企業。
這是處于一個改革開放最先的珠江三角洲地區。
程熙雯好友請求只是給福利院的一些孩子帶來春夏秋冬的衣服。
說不嫌棄是舊的。
簡直不要太容易了。
就比如說他們防止漏雨,他們所住的房子可以用廢掉的瓷磚鋪一鋪,房頂也可以用鐵皮或者磚瓦再修一修。
至于服裝之類的,都要用舊的。
她這里名下就有一個紡織廠加制衣廠剛剛成立的大廠。
很多大單都是運往海外,或者是和好友兌換,到另外一個不同的地區售賣。
服裝廠最多的是什么?
碎布料啊,還有之前有瑕疵一點的布料做出來的衣服,這種是賣不出去的,給別人做福利,別人都不愿意要。
但如果是用愛心的方法贈送給來自于不同時代的70年代福利院的孩子們,比他們穿的補丁衣服好多了。
況且這個年代什么都要用票據,供銷社那種不需要票據的瑕疵不還不是有許多人搶著要買?
老欣霄特意在某些紡織廠購買了一些瑕疵布,做成了各種春夏秋冬的衣裳。
冬天的要保暖,這個時代已經棉花很充足了,不過很多厚的衣裳已經用其他的棉了。
蠶絲棉,鴨絨,兔絨,羊絨之類的衣裳。
就比如針織廠,他們制作出來的毛衣也不一定全部都是羊毛衫,還是有一些便宜的毛線的。
老欣霄就出面在某些工廠里,他們壓押的倉庫里,選擇出來了一些孩童的針織衣裳,褲子。
這一批貨不多,訂單也不是銷往外面的。
老欣霄親自去聯系的客戶,親自讓人做出來的衣服。
量并不多,只要那些工人在完成了他們的工作,順手做出來就可以,只要給他們另外加錢。
老欣霄都不需要把這件事告訴其他人,或者家人。
不過了解她的鐘祥瑞,覺得老欣霄這幾天比較異常,是去了地磚廠。
讓人購買了一車廢的地磚,劃去的也只不過就是十幾塊錢,大費周章的去購買這一拖拉機的地磚,還不如人工和車油費。
……
老欣霄并不打算瞞經理,在不知不覺中,這個男孩已經是和家人一樣的信任,除了父母親,最信任的就是這個男孩了。
經過這一次祖父母回歸,他們財產分布。
他們家其實也多多少少的,有一點家庭紛爭。
比如養爺爺一家,他們得到的禮物是不少,但他們發現不能移民,這么好的一個機會也失去了,我不怨不恨是假的。
被怨恨上的,當然是老欣霄和他們的家人。
老爸爸得了父親贈送的分公司,卻不是給他們這些人好處,卻把公司交給了賠錢貨老欣霄去管理。
一個賠錢貨,他怎么有這個能耐?
初中畢業,哪里有這個才能去把業務干好,這不還是因為國外有人撐腰。
把工廠給了他們,他們也可以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