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二十五年,慶帝逝于避暑山莊,諸內閣大臣開啟立儲秘匣,宣示慶帝四年御書密旨,立皇二子綿寧為皇太子。
即日,皇太子奉大行皇帝梓棺回京。
八月,為大行皇帝上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廟號仁宗。
九月,太子召兩廣總督林如海回京,擔任內閣首輔。
九月中旬,三推三辭之后,新帝舉行登基大典,即位太和殿。
一系列繁瑣莊重的儀式之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站在皇位之前,太子俯視百官,心潮起伏。
他,如今是天下至尊,口出天憲,言出法隨,乃,天子
從今日起,未來子孫所看之史書上,更是會永遠記得他的祖先,道光,將新朝帶上前所未有的盛世。
片刻后,道光深深看一眼文官首位上拜倒在地的林如海,他是父皇手下最優秀,最得力的臣子,但不是他的。
歷史會記住這一刻
禮畢,陳總管出列宣讀即位詔書,此乃諸位大臣和太子一起寫的策論,更是新帝未來治國之方向方案,給百官看,給天下萬民看的。
一賞百官,設為永例
二治貪腐
三治運河四治蠻夷,禁煙,禁海五治朝堂
當讀到禁海的時候,百官的表情就有些不對勁。要知道如今就只有兩廣那里,朝廷是光明正大和蠻夷各國交易,海運每年能獲稅收幾千萬兩。
這么多錢不要了
那正好,朝廷不干,他們自己家偷偷干,這道光是懂他們的。
治朝堂,那對應的不就是治林家有些官員連忙偷偷看向最前面的林如海。
天下苦林家久矣,果然新皇圣明。在即位之初,以大義大勢,犁庭掃穴,還朝堂一個朗朗乾坤。
至于最近時日做的夢,百官都以為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畢竟按照常理夢是反著的,林家稱皇,盛極而衰,這不正好說明林家要走到末日了。
好啊
等詔書念完,道光負手而立,站在金鑾殿上,俯視堂下的林如海“內閣大學士,兩廣總督林愛卿,你可有什么異議”
林如海抱拳“微臣無異議。”
道光滿意點頭,這個林如海是識相的,若是一般人當然會就此作罷,徐徐圖之。
但他不同,他是誰,千古一帝
他還深深記得慶帝臨走之前的交代殺,殺,殺出個朗朗乾坤如此自然要快刀斬亂麻。
又是繁瑣的禮儀過后,陳總管高聲喊道。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等了一會,林如海直接道“稟報陛下,微臣年事已高,身心俱疲,已不能處理天下政事,豈請骸骨,頤養天年。”
畢竟慶帝與他有知遇之恩,他真的不想將事情牢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否則百年后,下去和慶帝喝茶,不自在。
道光皇帝冷冷道“不允”
林如海嘆口氣,退回位置。
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啟稟圣上,微臣有要事啟奏”史家史鼎,忠靖侯站出來大聲道。
史家第一次支持前太子,事敗,他父親被殺,第二次他再一次支持義忠親王,事敗,罰沒家產,遠離中樞。
俗話說得好,這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如今他就站在已經登基,皇權在握的皇帝一方,難道還能失敗不成
而且,看林如海如今表情,已經認命,那不就是痛打落水狗的最好時機
看我帶頭沖鋒
道光皺眉,似乎對有人狀告自己父皇最信任的臣子不滿“說”
史鼎指著林如海,康慨激昂,怒目圓睜“微臣要狀告林如海十大罪狀
一林家父女,騎馬直進左門,過正大光明殿,無父無君,莫此為甚;
二林家女仗著父親權勢,乘坐椅轎抬入大內,肩輿出入神武門,眾目共睹,毫無忌憚;
三林府,收留出宮女子,罔顧廉恥;
四林如海擔任兩廣總督之時,全國上下烽煙四起,但唯獨兩廣安平樂道,必是其與白蓮教上下勾結糧草軍械,如此枉顧人倫只求安穩。
五慶帝帝病重期間,林如海毫無憂戚,初次歸家,和兒女談笑如常;
六任人唯親,把持兩廣政務;
七把持兩廣軍務,私設公堂刑罰,罔顧律法,種種專擅,不勝枚舉。
八兩廣總督林府有大量黃金、白銀、寶石,衣服等件,數逾千萬,且有內府所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