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四年七月,大隋皇帝楊堅病逝,太子楊廣繼位,改元大業,正式登基。
不久,為先帝謚號隋文帝。
新帝登基之事,平穩順暢,畢竟楊廣本就是太子,繼位那是順理成章之事。
雖然大興城內有種種傳聞,一者說楊廣弒父,血濺三尺,另有毒殺,但具體發生了什么誰也不知道,還是猜測居多。不久更是傳出前太子楊勇背后連續被砍三十多刀,午作驗傷乃是自盡的傳聞。
如此一來朝中人心惶惶。
當官最怕的就是站錯隊,到時候清算下來,幾十年努力轉成空。這清算之時,可不論你有沒有做錯。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當然,楊廣登基自然有很多人竊喜,一者是從龍之功,另外就是一部分本就和楊廣沾親帶故,或者是發小朋黨之類。
比如李淵
李淵的母親和楊廣的母親都是獨孤氏,更是嫡親姐妹,算起來他倆本可是嫡親的表兄弟。
而且李淵自小便父母雙亡,所以表姑獨孤加羅對他寵愛有加,和楊廣的關系自然也不錯。從小兩人遛鳥偷雞,甚至差點還成為同道中人。
如今表弟當了皇帝,那他不是很快就能飛黃騰達,當個人上人
“世民,準備一些重禮,我們去拜見新帝。”李淵高興對兒子說道。
六歲喪父,他能有現在的家業除了靠自己的小心謹慎外,最大的能力還是攀關系,運氣好。
若不是有著和前任皇后獨孤加羅的關系,再加上從小父母雙亡,表姑憐惜。他就算是拼了命,怎么也輪不到他來當現在的刺史之位。
李世民點點頭“好的,父親”
“哎,你也長得不錯,繼承了你娘的美貌,可惜不是個女兒身要是當年我堅定些,不聽你的話,不讓秀寧學武就好了。”李淵望著兒子俊秀的外貌,可惜道。
不然送到宮里豈不是親上加親要知道自古以來,皇帝除了信任家人,最信任的還不是姻親。
李世民
李淵現在很是后悔讓女兒秀寧學武,那些劇烈大幅度的動作,早就破了清白身子。那什么處子之血,一般人家可能無所謂,只要有利益關系就可以。
但皇室還需要自己什么利益他們只會在乎自己的臉面。你讓他娶一個蕩婦,他就敢砍你全家。
“父親,可是,算起來秀寧和我都是皇上的表侄啊”李世民有些費解。
李淵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懂什么,為了我們這個家能更好,犧牲一些是必需的。
再說,你沒聽嗎,那楊廣把他大哥的妾室和先皇的妃嬪都收進后宮。這還不證明他和我一樣,也是個愛美儒雅,憐香惜玉之人
至于叔侄女關系,這樣豈不是更會讓人家疼愛”
李世民陷入沉思。
你們這些大人物都玩得這么變態的嗎
景華宮,楊廣坐在龍椅之上皺眉處理公務。
當皇帝之前,他每一天都在期待,甚至想著自己一頓操作勐如虎,建立千秋盛世,萬民朝拜。但當真正當上皇帝他才發現,如果想要當明君的話,這當的是真的累。
舉國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就算經過尚書左仆射楊素先梳理一遍,還是有很多。
關鍵除了這些雜事,還有幾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處理,否則寢食難安。
那就是他那幾個兄弟、侄兒,他們各個手中都有不小的權利和威望,若是登高一呼,謀權篡位怎么辦
必須要處理掉這個世上不允許有威脅到他皇位的存在
還有一個關鍵人物宋玉致。
他清楚地記得,父皇駕崩之前對他的囑托科舉、運河、糧倉,以及最重要的就是門閥大族。
這些大家氏族,能成為豪門望族,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便是至少有一位絕頂高手。若是被一位絕頂高手盯上,除非他從此再也不出宮門,否則每一個呼吸都是將腦袋掛在腰上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