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邱向榮也不在這個家里待了,隨便收拾了幾件衣服,帶上自己為數不多的存款,走了。
他在市里的一家連鎖超市,找了一份理貨員的工作,然后就遇到了兼職做收銀員的陶華歆。
陶華歆大專畢業之后,二人確定了關系。往后的日子里,邱向榮又抽空去做兼職,省吃儉用,想攢出一份體面的彩禮錢。
三年之后,他突然接到鄰居的電話,說他爸摔斷了腿,已經幫著送鎮上醫院了,住院期間得有人照顧,讓他回去。
邱向榮考慮了許久,最終還是在陶華歆的勸說下,回去看了眼。
跟他預想的一模一樣,叫他回去是想讓他掏錢。
大兒子已經定居在大城市了,車貸房貸壓肩上,小兒子也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工資都花不到月底,他們倆經濟上都緊張。只有這個老二,沒家沒業,不需要花銷。
邱向榮聽著他媽喋喋不休地算賬,捧著冷掉的盒飯三兩口扒完,連筷子一起摔進了垃圾桶里。
“沒錢就不治,不就是骨頭斷了嗎,放著不管照樣能長好。我現在就去給爸辦出院手續,回家”
夫妻倆面面相覷,好像在這一刻才終于認識到,他們已經失去了對老二的掌控。
他爸不能下地了,重活他媽也干不動,邱向榮不得已辭了工作回家,照顧他爸的同時,也照顧地里的莊稼。
他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男護工,按月跟父母要錢,不給也行,那就誰也別管誰。
大兒子和小兒子指望不上,老兩口只能捏著鼻子認。
沒過多久,陶華歆遇到了點麻煩事,也辭職回來了,就在鎮上的超市里找了份工作,還是做收銀員。
邱向榮他爸完全康復之后,兩家就把婚事提上了議程。
其實這個婚事,一開始陶爸和陶媽是反對的。邱向榮他爸媽是什么人,做過什么事兒,找人稍微一打聽就全都知道了。他們覺得女兒如果嫁過去,婚后的生活肯定是一地雞毛。
他們的態度,邱向榮也看出來了。一次上門拜訪的時候,他把自己全部的家底都帶上了,當著陶爸陶媽的面,全都給了陶華歆。
陶華宇在一旁看得眼睛直瞪,真心實意地開口叫了聲“姐夫”。
婚禮當天,邱向榮一點面子都沒給他爸媽留。
他們這邊的婚禮有一個習俗,新娘子到夫家之后不能第一時間進門,要在大門口,在婆婆準備的椅子上靜坐半個小時。
據說這個習俗是祖上流傳下來的,以前是站半個時辰,現在是坐半個小時。
很體貼了,對吧
目的是為了考驗新嫁娘的孝心,只有過了這一關,以后一家人的日子才能和和美美的。
但這和某些地區的婚鬧一樣,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糟粕。隨著時代的發展,進門前靜坐這一習俗,在這一帶已經逐漸被摒棄了。
在當下,如果誰家結婚敢弄這一出,那就是純粹在給新娘子找不痛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