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望雪按著助理發給她的視頻會議號和密碼登錄后,發現杜云襄已經在了。
“杜總,早上好。”柳望雪打招呼,“不好意思,我來晚了。”
第一眼,柳望雪就感覺到了兩位“杜總”之間明顯的差異,姐弟倆只是眉眼有些相似,但氣場完全不同。
杜云凱是隨和的,有時候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三十加的大男孩,而杜云襄,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上位者的氣場。
“沒事,是我早了。”杜云襄不在意地笑笑,一句話拉近了關系“你和云凱是朋友,跟他一樣叫我姐就可以。”
柳望雪也沒客套“云襄姐。”
打完招呼之后,杜云襄就直接進入了今天的正題。
月出春澗這個故事,柳望雪一開始就是用劇本的格式寫的,這也是她習慣的創作方式。
當時只是為了直播講故事,所以這一版的劇本是比較粗糙的,寫出來之后也沒有經過打磨。
六石買去的正是這一版,價錢也比較低,才幾萬塊。
按照柳望雪的原本的設想,這部劇的體量差不多在25集,即便再修改填充,最多注水到30集,不能再多了。
但六石在拍攝之前請了編劇,直接要求改到50集。編劇絞盡腦汁,往里硬塞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多角戀,才湊夠了集數,直接讓一部勵志職場劇變成了戀愛鬧劇。
有關部門早就出臺了的要求,提倡電視劇不得超過40集。六石表示沒問題,可以把最后10集剪成30個彩蛋,在他們的官方賬號上播出。
杜云襄拿到手的就是這50集的劇本。
六石雖然想脫手但也不會只賣幾萬塊了事,而是獅子大開口,把他們投入的成本都算了進去。
筠溪的版權部門也不是吃素的,精準把握六石的心理,見招拆招,把價格談到腰斬。
杜云襄看著到手的劇本,覺得花這些錢買這么個東西,真的是太不值了。
可想而知,這個劇播出后會是個什么情況,即便是爆也絕對是爛爆。
杜云襄是看上了這個題材,又讓助理去找了柳望雪的錄播視頻,看過之后她才決定買的。
想想播出之后的收益,現在花的這些錢也就不算什么了。
原劇本柳望雪這邊還保存著,合同簽了之后就給杜云襄的助理發過去了。
要進行拍攝,必定得修改,只是不知道杜云襄那邊是什么想法,所以她這兩天都沒有動筆。
劇本杜云襄已經看過了,也和公司里的編劇老師商議過,覺得柳望雪原版的25集就很好。
“故事的主線、內核、基調都不變,”杜云襄提出修改意見,“但是人物方面還需要打磨。主角沒什么問題,但是那幾個主要配角,人物性格可以刻畫得再鮮明一點。”
杜云襄說一條柳望雪記一條,說完之后,她問“這周之內能完成嗎需不需要給你安排助手”
柳望雪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沒問題,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