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要來村子里拍戲的事情,早就在這些人扛著攝像機來村里的那天就傳開了。
大家既新奇又激動,和陶媽一個想法,覺得自家村子要上電視了,搞不好還能拍到自家房子。
也不知道導演會不會拍村子里的人,那他們是不是也能湊個熱鬧,將來在電視上看見自己
磚瓦房的院里院外都站了好些人,大家都探著腦袋往里看。
只見那幾個人拿著攝像機,這里拍一拍,那里拍一拍,最后身旁的負責人又對著機器上的小屏幕看了會兒,皺了皺眉。
房主本來聽說要租他家的房子拍電視劇,高興壞了,把本就整潔的房子又里里外外的打掃了一遍。這會兒看外景制片的態度,像是不滿意,于是小聲問王俊鵬。
王俊鵬就做他的嘴替,去問外景制片。
幾人說了幾句之后,王俊鵬就帶著他們出來了,往下一家去。
圍觀的人有的就去問送人離開的房主“怎么樣啊定下在你家拍了不”
房主搖頭“不知道啊,就說了句什么采光不行。”
老式的青磚瓦房,窗戶開得都比較小,這個時候剛過正午,太陽還大著,但是室內只有大門敞開的堂屋是亮堂的。
荊禹鈞拍戲喜歡用自然光,早晨中午傍晚,晴天陰天多云,日光月光星光,他都希望觀眾可以通過鏡頭看到變化的光線,從而清晰地感知到劇中的時間。
這樣的畫面才會給人一種生動的真實感,讓人覺得劇中的人物和故事在那樣的場景下和環境里,真正的生活著、發生著。
現在的很多電視劇,尤其是古裝劇,打光簡直看的人眼睛疼。
白天的畫面都是一個色調,根本分不清時間段。而到了晚上,室內的一盞油燈或者一根蠟燭,就能照出白熾燈的效果。室外“探照燈”一打又亮如白晝,宛如神仙施了法。
虛假。
歸根結底還是不用心,把觀眾的審美按在地上摩擦。
跟房主搭話的人聽了說“那應該就是沒看上,干脆去我家呀,我家新蓋的房子,窗戶開的特別大,哪個屋里都是亮堂的。”
房主踢了他一腳,看笑話似的“那你去跟人家導演說去呀,看人家愿不愿意租。”
旁邊一個人接話“沒聽說嗎,人家找的就是老房子,你家那個新蓋的二層小樓,人家能看上才怪呢。”
那人笑嘻嘻的拍了拍褲腿上的腳印“不跟你們說了,我繼續跟著看熱鬧去。”
接下來他們去的是村東頭,陶家洪家的小院。
他們家是一座平房,已經有些年頭了,這座房子是為了陶家洪自己談的那個女朋友蓋的。
女方家里嫌棄陶家洪家的房子破,一直不讓愿意,說想要結婚的話,房子必須得蓋新的,否則別想走到談婚論嫁那一步。
陶家洪他們家也不富裕,商量之后,女方家里也同意了,讓他們先蓋平房,等以后有錢了再往上加蓋成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