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雖然把鄒卓明準備的舉報材料都按下了,但鄒卓明是不會死心的。
部長也知道鄒卓明的性格,講義氣,有擔當,更有道德底線,有時候身上還會帶著一些不管不顧的少年英雄氣。
他總會在鄒卓明身上看到年輕時候的自己,他想,自己當年要是不那么頭鐵,不那么非黑即白,現在或許可以混得更好一些。
再者,當年也沒人教他,沒人給他保駕護航。
所以,他對鄒卓明的栽培與提拔,一部分原因是惜才,另一部分原因就是那個過去的自己。
舉報材料被部長鎖進保險箱之后,鄒卓明仍是有一些小動作,這些部長都知道,但也沒管。只要他不把事情捅到上面,只要他不把自己也搭進去,隨他去。
鄒卓明和劇組的那幾個投資人見面后回到公司,就立即去找了唐松和,請他出手幫忙。
唐松和自然不肯。
他肚子里的墨水有幾斤幾兩不,應該說還剩幾斤幾兩,沒人比他自己更清楚。
如果時間推回到幾年前,唐松和應該還可以勉力一試。但這幾年下來,不是拿就是搶,他已經多年未曾動筆了。別說改編了,就算是照抄他都不一定能抄順暢。
“鄒總監,你也知道,”唐松和端起徒弟剛送來的咖啡抿了一口,態度倨傲,“我唐松和的劇本向來都是獨立創作的,而我也從來不接這種改編的活兒。”
鄒卓明心中嗤笑,這老小子可真會拿腔拿調,他可不得“獨立創作”嗎,人原作者寫的時候他也插不上手哇。還“從來不接改編”,怕是一個字兒也改不出來吧
但面上還是得恭恭敬敬的,鄒卓明拍了一大堆馬屁,好話說盡,唐松和還是一味地拒絕。
鄒卓明走后,會議室的門被推開了,一個年輕人探頭探腦地往里看“師父,鄒總監走啦您答應了嗎”
來人正是唐松和新收的徒弟,名叫鄔俊驍,剛剛借著送咖啡的契機聽了一耳朵。
那本是他爸鄔宏基披了個馬甲寫的。
之所以披馬甲,是因為他爸一直都是寫現實向懸疑的,前兩年突然迷上了都市奇幻,就自己也試著寫了一部。
出版社那邊很高興啊,“鄔老師首次嘗試”這種標題多吸引人吶,就讓編輯趕緊催稿。可鄔宏基不愿意用本名,擔心自己寫得不夠好,導致口碑崩塌,于是就給自己取了個筆名。
出版的時候還請了幾位朋友幫著寫推薦做宣傳,也因書的質量本身就夠高,上架沒多久便銷售一空,出版社那邊后來又緊急加印。
大家覺得銷售成績這么好,鄔老師應該可以出來“認領”了吧,出版社于是請他開簽售會。
對于這個結果,鄔宏基屬實意外。高興歸高興,可還是拒絕了簽售會,他覺得這個大概率也就是曇花一現了,就這樣吧,也挺好的。于是后面的版權事宜也都交給出版社全權代理了。
之后,這部的影視版權便被盛海娛樂買去了。
當鄔宏基得知兒子要去的公司恰是盛海娛樂后,就立即轉變了想法,想試試能不能靠自己原作者的身份,給兒子拉點人脈鋪鋪路。